白鹇

何处清声破晓岚,霜衣缟带两毵毵。

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

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鹇在清晨的雾气中展翅飞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鹇的美丽与自由。首句“何处清声破晓岚”描绘了清晨时分,白鹇的啼鸣打破了雾气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霜衣缟带两毵毵”通过比喻,将白鹇的羽毛比作霜雪和洁白的丝带,形象地表现了其羽毛的洁白与轻盈。

“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白鹇飞翔的原因,既不是因为温暖的日光,也不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是因为柔和的春风引导着它向南方飞行。这种巧妙的构思,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赋予了白鹇飞翔行为更深的意义。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鹇飞翔的姿态和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白鹇飞翔时的轻盈姿态仿佛是诗人内心闲适情感的投射,而“早抽簪”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最后,“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像白鹇一样,能够在山林间自由飞翔,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整首诗通过对白鹇飞翔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周宁宇先生二首(其一)

一别衡门隔暮烟,归来惟见陇头阡。

空悬北斗推前辈,怅望东山忆旧缘。

暇日每歌元亮句,晚年深契道州传。

论心小友容呼久,老大风尘祇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周宁宇先生二首(其二)

首阳高冢郁嵯峨,硕果摇风得几何。

独与群贤留晚翠,终令两浙起颓波。

枫山名德朝参少,杨尹风猷家食多。

此日身骖箕尾去,寒芒夜夜照林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祁世培北上(其一)

清时起威凤,乃在丹穴藏。

羽毛纷五采,德辉周四荒。

负此仪世姿,竦身犹彷徨。

天路不足儗,乃志在明王。

止必择梧阴,鸣必于朝阳。

遂为虞周瑞,跻世以平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祁世培北上(其二)

晦昧尘土间,有物遗琼琚。

一朝还故吾,欣赏知焉如。

什袭不足珍,清光照乘车。

佩之以远行,夷险非所虞。

会当勤拂拭,莫羡他家玙。

谅为天下宝,永使时艰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