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施芸隐

惊见门前柳又阴,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气,恐易伤时休苦吟。

鱼信不来流水远,雁声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觉春游懒,静看中庸养道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突然发现门前的柳树又绿了,何时才能回归江湖山林呢?
虽然胸怀壮志却一事无成,还是怕时局动荡,不如停止苦思冥想。
鱼儿的讯息不再来,流水渐行渐远,傍晚的雁鸣低沉,暮云深深。
如今我感到春天游玩都懒散了,静静地欣赏中庸之道,修养内心。

注释

惊见:突然看见。
柳又阴:柳树再次茂盛,暗示春天的到来。
江湖:泛指广阔的世间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山林:隐居的地方,象征远离尘世。
未能成事:指未能实现心中的目标。
豪气:指壮志、豪情。
恐易伤时:担心时局动荡不安。
鱼信:古人常以鱼雁传书,此处指期待的信息。
流水远:流水代表时间流逝,远方暗示距离遥远。
暮云深:傍晚的云层深厚,营造出寂静和深远的氛围。
甚觉:非常感觉到。
春游懒:对春天游玩失去了兴趣。
中庸:儒家思想,指不过于偏激,保持适度。
养道心:修养道德之心,提升内在修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复初的《寄施芸隐》,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惊见门前柳又阴”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门前柳树成荫,暗示时光流转,引发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次句“江湖何日可山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渴望,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未能成事空豪气”反映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豪情壮志在现实中并未转化为实际成就,流露出淡淡的失落感。“恐易伤时休苦吟”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担心自己的言论可能会触动时弊,因此选择沉默,不再过多吟咏。

“鱼信不来流水远,雁声低去暮云深”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自己与友人音信断绝,如同流水之遥、雁阵之远,暗含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最后两句“而今甚觉春游懒,静看中庸养道心”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因为现实的困扰和对道义的坚守,他选择了静观其变,以中庸之道修养内心,体现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5)

崔复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石庙

庙门金字额,壁画半凋零。

残日挂红树,晚猿吟翠屏。

村深僧村实,岁久石英灵。

闻受河汾业,老成犹典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翟公

三仕宁为喜,一闲当自修。

世情今似古,何必谢交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书刺末

集仙仙客问生涯,买得渔舟度岁华。

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处便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姚司户万翠亭

名山绕旌川,未易千百计。

栖真耸其西,二幕相捍蔽。

柳山与龙山,连亘殆无际。

大鳌从东出,石鼓凿奇瑞。

华容接鸡形,蔓衍若难制。

维南有梓山,盘屹万里势。

有殿曰甘露,崒嵂插天地。

玉壶枕其北,凫山复相比。

碜岭介凤凰,大洞阐天秘。

无奈分布广,一蹴不可至。

姚君天韵奇,气概高一世。

胸中饱丘壑,作亭非壮丽。

独能极遐观,领略万山翠。

苍玉无遁形,秀色归一视。

却笑昔人非,所见殊无异。

东亭乱清晖,仅得翠微意。

东山罗红裙,未免声色累。

唯君别幽趣,徜徉乐清致。

青山不改旧,领客时一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