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

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这次离去你将在士人中赢得荣耀,离别宴席不必怨恨酒杯太深。
你如登高梯般步步高升,月桂的余香仍萦绕在你的衣襟。
清晨划桨穿过苍茫雾气出发,寒风中落帆引发白色的诗篇吟唱。
你家祖辈以清廉刻苦为德,可笑当时人们只关心绢布的价值。

注释

此去:这次离开。
欢荣:荣耀, 成功。
冠士林:在士人中位居首位。
离筵:离别的宴席。
休恨:不必怨恨。
酒杯深:酒杯满,象征深情厚谊。
云梯万仞:极高的阶梯,比喻仕途。
初高步:开始步步高升。
月桂:象征荣誉。
馀香:遗留的香气。
鸣棹:划桨的声音。
晓冲:清晨穿行。
苍霭:雾气。
发:出发。
落帆:降下船帆。
寒动:寒风吹动。
白华吟:白色的诗篇,指诗人的吟唱。
君家:你家。
祖德:祖先的德行。
清苦:清廉刻苦。
问绢心:关心绢布的价格,暗指世俗的功利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马都所作,名为《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一个叫做羊振文的人回到桂阳老家。在古代中国,这种离别之情常常是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

首句“此去欢荣冠士林”表达了对远行者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士林”指的是士族或读书人,意味着羊振文将要进入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地方,“冠”则是对他未来的荣耀和成就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紧接着的“离筵休恨酒杯深”,则透露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可能在送别的场合中,借助酒宴来表达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酒杯深”暗示了宴席上的酒量之多,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之深。

第三句“云梯万仞初高步”,形象地描绘了羊振文即将踏上的旅程之艰难。这里的“云梯”比喻为攀登云端,意味着高远而又艰辛,“万仞”则强调了路径的陡峭和长久。

接下来的“月桂馀香尚满襟”,则是在描写羊振文即将到达之地的美好景象。“月桂”常用来比喻清高雅正之士,诗人此处可能在赞扬桂阳之地的美丽和羊振文家族的清白。

第五句“鸣棹晓冲苍霭发”,形容了清晨时分行船启程的情景。“鸣棹”指的是划桨的声音,“苍霭”则形容早晨薄雾笼罩之景,诗人通过这一切来表达送别的场面与氛围。

最后两句“落帆寒动白华吟。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则是对羊振文家庭的赞美和对往事的一种回味。这里的“落帆”指的是船只停靠,“寒动”则形容秋风的凉意,“白华吟”可能暗示了诗人在送别之际所咏唱的诗歌或是心中所思。

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羊振文家族的“祖德”,即家族的美好传统和道德。同时,“却笑当时问绢心”则表达了对过去某种情感或事迹的追忆,以及对那些往昔情深之处所持的心态,这里的“绢心”可能是一种物品,也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世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他未来旅程和家族美好传统的赞扬。

收录诗词(2)

司马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都登进士第。懿宗咸通中,与陆龟蒙、皮日休等吴中名士有唱和。后尝居青丘,与节度使王师范有交。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唐诗纪事》卷六四、《唐音癸签》卷二七。《全唐诗》存诗2首

相关古诗词

雅琴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

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斲为雅琴。

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

清音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

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

谁能一奏和天地,谁能再抚欢朝野。

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

窈窕楼台临上路,妖娆歌舞出平阳。

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

还将逸词赏幽心,不觉繁声论远意。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形式: 古风

乙丑人日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

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其一)

春来渐觉一川明,马上繁花作阵迎。

掉臂只将诗酒敌,不劳金鼓助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