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调笑令”为曲牌,咏叹瑶芳公主的故事,充满了哀婉之情。开篇“槐安贵主名瑶芳”,点出公主的身份背景,槐安国是古代传说中的国度,贵主瑶芳则暗示了她的尊贵身份。接着“秾春游戏摇鸣珰”,描绘了公主在春日里游玩的情景,鸣珰是古代女子佩戴的首饰,此处象征着公主的活泼与美好。
“相牵贪看石延舞,寺前暗调淳于郎”,描述了公主与某人的亲密互动,石延舞和淳于郎可能是公主的伴侣或侍从,他们的关系隐含着情感的纠葛。接下来“兰摧玉折一何苦,青春又葬同昌主”,表达了对公主早逝的哀悼,同昌主可能是指公主的丈夫或亲人,兰摧玉折比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淮南裨将惯酒悲,恸哭繁华黯无语”,转而描写了一位将领因公主之死而悲伤痛哭,繁华已逝,言辞无法表达内心的悲痛。最后“无语。奈何许。忆在寺门魂暗与。布衣真尚瑶芳主。一霎日斜归去。大槐安国飞红雨。肠断旧游何处。”,诗人以“无语”、“肠断”等词,表达了对公主逝去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日斜归去、大槐安国飞红雨,都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又哀伤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与爱情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瑶芳公主及其故事背后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哀愁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