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观音院新堂

九衢言语乱人耳,三市尘沙眯人目。

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

恨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

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云蒸雨泄被岩壑,海倒河垂动林麓。

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

解衣坚坐暝忘返,饮水清谈心亦足。

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

青鞋赤舄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

形式: 古风

翻译

城市的喧嚣扰乱了耳朵,市场上的尘土迷住了眼睛。
猴子不习惯身披官服,鱼鸟怎会忘记山川溪谷的向往?
遗憾的是没有清静之地栖息,想要亲近流水却更添烦闷。
不知哪位高僧开辟了这美景,破开山河建造了华丽的居所。
排列整齐的奇峰怪石,茂密修长的翠竹丛生。
云雾缭绕,雨水滋润着山谷,江海倒映,林木摇曳。
突然间,俯仰之间远离了喧嚣与污浊,何止是身体的解脱。
夜晚脱下衣物,静坐沉思,清泉对话已足够心灵满足。
大丈夫应有坦荡胸怀,小人阴谋诡计只会徒劳。
青鞋赤足本是随意,何必费尽心思去追逐那些琐碎。

注释

九衢:城市街道。
三市:集市。
猿狙:猴子。
章绶:官服。
溪谷:山川溪谷。
栖宿:栖息。
清旷:清静。
道人:僧人。
华屋:华丽的房子。
骈罗:排列。
秀石:奇峰怪石。
云蒸雨泄:云雾缭绕,雨水充沛。
岩壑:山谷。
嚣浊:喧嚣与污浊。
形骸:身体。
解衣:脱下衣物。
坚坐:静坐。
丈夫:大丈夫。
坦荡:胸怀坦荡。
曲士:小人。
阴机:阴谋诡计。
青鞋赤舄:朴素的鞋子。
区区:琐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繁华喧嚣的景象与寺庙中的宁静对比,诗人曾巩以京师观音院新建堂舍为背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净之地的向往。首句“九衢言语乱人耳,三市尘沙眯人目”生动刻画了街头巷尾的嘈杂和尘土飞扬,而“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则借动物之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渴望。

诗人感叹自己无处寻觅清静之所,新堂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这里赞美了道人的选址和建筑的高雅。接下来,他详细描绘了堂前的秀石、修竹、云雾缭绕的山岩和流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氛围。

“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表达了诗人对新堂带来的精神解脱,不再受世俗困扰。夜晚,他在此处“解衣坚坐”,忘却归途,只觉心灵得到满足。“饮水清谈心亦足”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点明主题,强调人生应有开阔胸怀,不应过于计较琐事,呼应了开篇对尘世浮躁的批判。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和孔教授

治烦方喜众材同,坐啸南阳郡阁中。

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粱丰。

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

幸屈异能来助我,敢将颜色在蜚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

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

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

形式: 古风

咏史二首(其一)

京室天下归,飞甍无馀地。

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

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鳞次。

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