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其二十六)刘裕

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青衣双?药,一呼忽失之。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刘裕的英勇事迹,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他的非凡才能与壮烈气概。

“一夫驱千人”,开篇即以夸张手法,凸显刘裕一人之力可敌千军万马,展现出他超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寄奴”是刘裕的字,此处用以尊称,强调其非凡之处。

“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描述了刘裕在新洲作战时,一箭射中巨蛇,即使箭矢未入蛇身,蛇体仍鲜血淋漓,形象地表现了刘裕箭法之准、力量之大,以及战斗之激烈。

“青衣双?药,一呼忽失之。”“?药”可能是指某种武器或工具,这里通过“青衣”这一细节,暗示了刘裕在战斗中的装扮,而“一呼忽失之”则表现出他在战场上的迅速反应和高超技巧。

“鲍风腥帝剑,快事恒如兹。”“鲍风”可能是指海风,这里用来形容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帝剑”可能指的是皇帝所用的宝剑,此处用以象征刘裕的勇猛和胜利。整句表达了对刘裕英勇行为的赞美和对胜利的喜悦。

“殿前一横盻,愁杀桓家儿。”“横盻”可能是指目光锐利,此处形容刘裕在宫殿前的一瞥,显示出他的威严和震慑力,让桓家的儿子感到恐惧。这句话进一步突出了刘裕的领袖魅力和影响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刘裕作为军事领袖的卓越才能和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读史述(其二十七)颜延之

颜彪酒之狂,俭德类知道。

超然繁华外,落拓自为好。

沉饮匪荒宴,春郊卧芳草。

千秋两步兵,孤怀恣倾倒。

谢家艳芙蕖,秋深竟枯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读史述(其二十八)乐陵王妃

淫风扇齐梁,遗事供唾骂。

读至乐陵妃,忽然涕盈把。

可怜乐陵别,握手泪潺潺。

带玦割相赠,此去何时还。

郎留壁花白,郎去池水殷。

恨恨肠寸绝,玦莫留人间。

天乎如有情,玦当化为环。

形式: 古风

读史述(其二十九)贺若敦

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

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

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

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读史杂述(其一)

两吕虎负嵎,将相徒手搏。

诱虎弃深窟,缚之若狐貉。

飞诫闭殿门,驰节斩长乐。

成败呼噏间,日出欃枪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