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晁元忠十首(其三)

沙拥大江水,泥封函谷关。

古来世上雄,宰木风雨寒。

鲁儒守一经,亦有涧谷槃。

何事穷愁极,江南庾子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沙土堆积在大江边,函谷关被泥土封闭。
自古以来的英雄人物,他们的陵墓在风雨中显得凄凉。
古代儒家学者坚守经书,生活困顿如同山谷中的盘旋。
为何会陷入极度的困苦和忧愁,如同江南的庾信一样?

注释

沙拥:形容沙土堆积。
函谷关:古代重要关隘,这里指代历史遗迹。
宰木:古代对帝王陵墓的树木,此处泛指英雄陵墓。
涧谷槃:比喻生活困顿,如同山谷中的盘旋道路。
何事:为什么,什么原因。
庾子山:庾信,南朝文学家,这里借指陷入困境的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寄晁元忠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感,同时也寓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沙拥大江水,泥封函谷关",这两句以沙土覆盖江面和函谷关被泥土封闭的形象,展现出自然力量与历史遗迹的交融,暗示着岁月的侵蚀和时光的无情。

"古来世上雄,宰木风雨寒",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英雄人物的遗迹在风雨中显得孤独而凄凉,寓意着世事变迁,英雄不再。

"鲁儒守一经,亦有涧谷槃",将儒家学者坚守经典学问的坚韧精神与涧谷的深邃盘旋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知识传承者的敬意和对人生困境的哲思。

最后两句"何事穷愁极,江南庾子山",诗人以庾信自比,表达了在困厄和穷愁之中,仍怀有如江南庾子山般的才情和坚韧,流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个体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晁元忠十首(其二)

子云赋逐贫,退之文送穷。

二作虽类俳,颇见壮士胸。

晁子问行津,欲济无山穷。

著书蓬蒿底,端有古人风。

形式: 古风

寄晁元忠十首(其一)

国工裁白璧,巧冶铸干将。

成为万乘器,贯日吐寒光。

其谁湔拂汝,岁月海生桑。

蛛网连城玉,苔生百鍊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乃几父旧治之地

呼船凌大河,驱马踏平沙。

道傍开新邑,千户有生涯。

四衢平且直,绿槐阴县衙。

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

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

始迁民怀土,异端极纷拿。

既迁人气和,草木茂萌芽。

桃李虽不言,春风满城花。

陵陂青青麦,烟雨润桑麻。

自非耿令君,大泽荒蒹葭。

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自非耿令君,漂转随鱼虾。

岂弟民父母,不专司敛赊。

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

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当时舞文吏,白璧强生瑕。

令君袖手去,不忍试虎牙。

人往惜事废,感深知政嘉。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定知循吏传,来者不能加。

今为将军客,轩盖湛光华。

幕府省文书,醉归接䍦斜。

怀宝仁者病,偷安道之邪。

勉哉思爱日,赠言同马檛。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杨柳青青春向分,遥知河曲万夫屯。

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

畚插如云声汹汹,风埃成雾气昏昏。

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