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宿湖口(其一)

汀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斗杓插地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镫前慨友生。

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董嗣杲的《舟宿湖口(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湖上画面。首句“汀沙如雪水无声”,以比喻手法写出湖边沙滩洁白如雪,水面静谧无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次句“舟倚蒹葭雁不惊”,进一步描绘舟泊的画面,舟身倚靠在芦苇丛中,连过路的大雁也被这份静谧所吸引,没有受到惊扰。

第三句“霜气隔篷才数尺”,通过“霜气”和“隔篷”暗示了夜寒,虽然隔着船篷,但寒气仿佛近在咫尺,凸显了夜晚的冷寂。最后一句“斗杓插地已三更”,通过时间的推移,表明夜已深,北斗星都低垂到接近地面,显示出诗人孤独的舟中之夜。

中间两联,诗人寓情于景,“抛书枕畔怜儿子”表达了对家中小儿的思念与关爱,而“看剑镫前慨友生”则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最后一句“尚有乘桴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诗人借“乘桴”(古代竹筏)的意象,表达自己内心仍有漂泊江湖、探索未知的壮志,同时又催促自己摇动船桨,继续前行,转向江城,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上夜泊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情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费无隐丹室

碧云双引树重重,除却丹经户牖空。

一径绿阴三月雨,数声啼鸟百花风。

年深不记栽桃客,夜静长留卖药翁。

几度到来浑不语,独依秋色数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袁伯长扈从上京

日色苍凉映赭袍,时巡毋乃圣躬劳。

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櫜。

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蒲萄。

从官车骑多如雨,祗有扬雄赋最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韩伯高佥宪浙西

正月楼船过大江,海风吹雨洒船窗。

云消虹蜺横山阁,潮落鼋鼍避石矼。

阙下谏书谁第一,济南名士旧无双。

湖阴暑退多鱼鸟,应胜愁吟对怒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