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郎南征赋别

一剑朱云得,今看出匣锋。

饭难忘巨鹿,人不异卢龙。

国士知弓治,家声薄鼎钟。

击奸兼破贼,吾欲卷书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龚鼎孳在《吴郎南征赋别》中的节选,通过“一剑朱云得,今看出匣锋”这两句,诗人以剑为喻,表达了对吴郎南征的决心与豪情。剑出匣锋芒毕露,象征着吴郎即将踏上征程,其勇气和决心如同剑之锋利,不容小觑。

“饭难忘巨鹿,人不异卢龙”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吴郎此行的重要性。巨鹿之战、卢龙关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行动,此处借以表达吴郎南征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系到国家安危,其责任重大,不容忽视。

“国士知弓治,家声薄鼎钟”则从两个不同角度赞美了吴郎的才能与品德。国士,即国家的杰出人才,弓治,指箭术高超,比喻吴郎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懂得治理国家之道;家声薄鼎钟,意指吴郎的家族声望虽不及古代名臣的鼎钟之重,但其才华与品德足以让人敬仰。

最后,“击奸兼破贼,吾欲卷书从”表达了诗人对吴郎的深切期待与支持。击奸,即打击邪恶势力;破贼,即击败敌人。诗人希望吴郎能够既清除内部的腐败,又在外敌面前立下赫赫战功。同时,诗人也表示愿意跟随吴郎,共同面对挑战,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郎南征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深谋远虑的智慧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支持与期待。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感事和王子云韵

江潭摇落自行歌,威凤惊闻有罻罗。

三黜风雷天意定,百年环玦主恩多。

贾生岂爱投荒去,张禹终如折槛何。

去国未收忧国泪,苍生十载望岩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登晴川阁小饮二首(其一)

大别山前落照迟,丹梯百尺正逶迤。

天连江汉迷烟艓,人傍星辰倒玉卮。

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

寒风乍卷涛如雪,却忆淮南八月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晴川阁小饮二首(其二)

登高风物郁苍苍,何处寒花发战场。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

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归居巢感怀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