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同师直至垄山雪中宿穰亭

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

风雪满绨裘,灯火深竹屋。

烹鸡赖主人,吠犬憎倦仆。

明发到岩前,春荑冻云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和你一起骑着瘦弱的马,夜晚投宿在山中的农户。
风雪扑满了我们的粗布大衣,深藏在竹林的小屋里点起了灯火。
主人的热情招待,炖鸡款待我们,狗儿却嫌恶我这疲惫的仆人。
天亮时我们来到岩石前,春天的嫩芽在冻云笼罩的树木中显现。

注释

与子:和你。
乘:骑。
羸马:瘦弱的马。
夜:夜晚。
投:投宿。
山家:山中的农户。
风雪:风雪。
满:充满。
绨裘:粗布大衣。
灯火:灯火。
深:深邃。
竹屋:竹林小屋。
烹鸡:炖鸡。
赖:依赖,感谢。
主人:主人。
吠犬:狗儿。
憎:厌恶。
倦仆:疲惫的仆人。
明发:天亮时。
岩前:岩石前。
春荑:春天的嫩芽。
冻云木:冻云笼罩的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与友人骑着瘦弱的马,在寒冷的冬夜投宿于山间农家的情景。他们身披风雪覆盖的绨裘,行走在深邃的竹林小径,灯火微弱却带来一丝温暖。主人的热情款待尤为珍贵,炖煮的鸡肉和吠叫的狗都显得亲切而生动。尽管天寒地冻,但诗人期待着第二天黎明时分能到达山岩之前,欣赏那被冻云笼罩的春芽初生的景象。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自然景色的宁静之美,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会胜院沃洲亭

前溪夹洲后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形式: 古风

会稽妇

食藕莫问浊水泥,嫁婿莫问寒家儿。

寒儿黧黑面无脂,骥子纵瘦骨骼奇。

买臣贫贱妻生离,行歌负薪何愧之。

高车来驾建朱旗,铜牙文弩擐犀皮。

官迎吏走马万蹄,江潮昼起横白霓。

旧妻呼载后乘归,悔泪夜落无声啼。

吴酒虽美吴鱼肥,侬今豢养惭猪鸡。

园中高树多曲枝,一日挂与桑虫齐。

形式: 古风

传神悦躬上人

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依然见其质,俨尔恨无音。

子诚丹青妙,巧夺造化深。

妍媸必尽得,幻妄恐交侵。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伤马

吾贫只一马,昨日忽云丧。

庭树齧无肤,秋郊谁复放。

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

况本出天闲,因之重怊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