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竹心道人赋绿猗堂

竹心老人心爱竹,赤手栽成万竿玉。

古色猗猗映翠帘,金影疏疏坠秋屋。

满天明月子乔笙,半窗凉雨官奴烛。

老人积书如积金,竹边每置三千牍。

开门日日问平安,呼酒时时饮新绿。

倚醉长歌淇澳篇,驱愁不买玲珑曲。

大儿方辞吏部郎,小儿未食官家禄。

传家清事托吟编,阅世閒情付棋局。

媚人何物琉璃瓶,披襟晒我琅玕腹。

孤筇有客扣青扉,一笑下阶迎健足。

锦章烂出五色云,快目不辞三过读。

铁翁仙游艾翁老,惆怅何由继华躅。

我本山林厌尘俗,食笋也知胜食肉。

说尽眉山玉版禅,更待春雷动幽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竹心”的道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与生活态度。诗中以竹子为线索,串联起道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

首句“竹心老人心爱竹”,点明了主题,竹子成为了老人情感寄托的对象。接着,“赤手栽成万竿玉”描绘了老人亲手种植竹子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珍贵与老人的辛勤付出。随后,“古色猗猗映翠帘,金影疏疏坠秋屋”两句,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竹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美丽。

“满天明月子乔笙,半窗凉雨官奴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自然、生活的和谐共处,以及竹子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如夜晚的音乐与雨夜的陪伴。接下来,“老人积书如积金,竹边每置三千牍”则展示了竹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竹简作为古代书写材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积累。

“开门日日问平安,呼酒时时饮新绿”两句,体现了道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对竹子的喜爱。接下来,“倚醉长歌淇澳篇,驱愁不买玲珑曲”则表达了道人在竹子的陪伴下,能够忘却烦恼,享受生活的乐趣。

“大儿方辞吏部郎,小儿未食官家禄”两句,通过家庭成员的描述,展现了道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最后,“传家清事托吟编,阅世閒情付棋局”两句,总结了道人通过诗歌与棋艺来传承家风、表达人生哲理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道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也反映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生活、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江浚远晚翠堂卷

北风落木千山空,海城偶见江文通。

自言老去才力减,文锦不与先时同。

胸中雅蕴二三策,雄论傞傞剑锋白。

抽簪早谢紫薇郎,待诏懒为金马客。

黄柑林中屋数桯,翠峰如削开南屏。

湖云散尽归鸟急,夕阳满山烟树冥。

明年欲鼓鄞江舵,花外小舟须待我。

高堂重说岁寒期,团露枝头看硕果。

形式: 古风

题无尽法师所藏李白庐山观瀑图

九江西来庐山高,飞流喷薄翻银涛。

白日松头雪花落,青天雨脚秋声号。

眼前倾覆何草草,世路不须惊蜀道。

洗尽淫洼两耳清,拍手云中招五老。

我怀谪仙歌浩歌,凉风万里来天河。

杜陵有客更相忆,头白不归将奈何。

形式: 古风

蓬莱山人为邹得中作

三山楼阁隔烟海,清水黄尘渺何在。

瑶池几度宴蟠桃,金母苍然云鬓改。

蓬莱山人沧海客,绿发童颜布衣窄。

养成鸡犬服丹砂,曾向瑶池掌仙籍。

幻游或在长安市,咫尺毫端移万里。

有时举步青冥中,笑引吹笙两童子。

仙裳缥缈去复停,风中环佩秋泠泠。

人间望之如列星,扬言自说山人名。

翻身下视鳌头岛,一勺沧溟眼中小。

挥手尘寰不可招,风露无声洞天晓。

形式: 古风

送戒定岩往中竺

天竺诸山天下雄,支那胜处惟中峰。

玲珑不假五丁凿,飞来小朵金芙蓉。

悬厓嵌空不可上,千岁神僧舒宝掌。

杖头灵骨去无回,世外高风犹足仰。

浮沤道人蒲室孙,京都试艺新承恩。

三衣欲挂稽留石,一锡初辞白下门。

佛国迢迢松九里,五月凉风清似水。

劫灰扫尽古岩前,楼阁重开白云里。

送君此日怀旧游,别情渺渺随江流。

月明何处寄相忆,满林风露天香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