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车声轧轧辗红埃,北马南帆日夕来。

淮甸雪销江水涨,海门月上楚天开。

堤边行饭多逢柳,野外寻诗不见梅。

会散金山即归去,春风催我上琴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京口》诗,描绘了京口(今江苏镇江)的繁华景象与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独特情感。

首联“车声轧轧辗红埃,北马南帆日夕来”,以生动的车轮滚动声和繁忙的南北交通景象,勾勒出京口作为交通枢纽的热闹与繁忙。红埃象征着尘土飞扬,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而“日夕”则点明了时间的更迭,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京口的交通都异常活跃。

颔联“淮甸雪销江水涨,海门月上楚天开”,将视角从陆地转向江海,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淮甸之地,冬雪消融,江水随之上涨,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海门之上,月亮升起,楚天广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变化,也隐喻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与广阔。

颈联“堤边行饭多逢柳,野外寻诗不见梅”,转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诗人漫步在堤边,享受着路边的柳树带来的清凉与诗意,而在野外寻找灵感时,却未能遇见梅花,或许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尾联“会散金山即归去,春风催我上琴台”,表达了诗人结束聚会后,即将离开京口,前往琴台的意象。金山是镇江的一座名山,琴台则是诗人向往的地方。春风的催促,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提醒,也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艺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京口的繁华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其一)

严陵台下水潺湲,漠漠高风去不还。

处士隐庐遗路侧,永公书瓮出松间。

山田硗瘠民生俭,郡邑萧条吏事閒。

几欲清游身未遂,烟霞盘礴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其二)

定起空山尚有星,悲笳杳杳上青冥。

壁间灯暗鸦啼树,池上月凉鱼闯萍。

文锦荐柈风字研,綵绳穿夹梵书经。

舌端解使天华坠,争似无言对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

客窗灯暗曙钟残,泥潦从衡路未乾。

满目云山留我好,一楼风雨见君难。

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

南渡耆英久寥落,岂知犹有故衣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如镜师剪竹四竿植为莆桃架其一适活要予赋诗遂作此以塞请云

苍筤剪得出遥林,架就危棚近壁阴。

柔蔓未垂珠落落,短梢先挺碧沈沈。

月明乱影翻秋几,露冷清声入夜琴。

养取间门表孤直,莫教容易俗尘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