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僧

十方四部华严界,何事矜持入定严?

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

传心衣钵无常住,行脚东西靡所瞻。

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云游僧》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许南英之笔,描绘了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首句“十方四部华严界”,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僧人的活动范围扩展至整个佛教世界,暗示其修行的广泛与深远。接着,“何事矜持入定严?”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僧人是否过于拘泥于形式的疑问,引出下文对僧人实际行为的描述。

“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云游的壮丽景象。他跨越湘水的曲折,攀登蜀山的高峰,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里的“卓锡”、“飞穿”、“踏破”等词,不仅描绘了动作的力度和速度,也体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境界。

“传心衣钵无常住,行脚东西靡所瞻。”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精神追求。他们传承佛法的心意与衣钵,并非固定于某处,而是随缘而行,东西南北无所畏惧。这反映了佛教中“法无定法”的思想,强调了佛法的流动性和普遍性。

最后,“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与祝福。他希望僧人在渡过江河后,能够早日归来,但又不希望僧人因世俗的羁绊而停留太久,体现了对僧人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生活的向往与支持。

整体而言,《云游僧》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人云游四方、追求真理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柑(其一)

好是中宵薄醉馀,美人亲手擘来初。

合欢解得相如渴,玉液琼浆总不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红柑(其二)

腊前霜后剪来初,籍草金苞仔细储。

待得鹂鸣春酒熟,踏青携汝出城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山睡(其一)

先生归卧南山下,山亦如人入睡乡。

正与先生同冷梦,醒来一笑值春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睡(其二)

次第看山山万变,层峦叠嶂况斜阳。

似将淡墨摹山态,不是秋天明净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