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邓原书兼寄李可宗

邓禹有书才寄到,李膺垂白往京城。

自从宛水桥南别,谁共开元寺里行。

海渚晓潮催桂楫,燕山秋露湿金茎。

故人同沐恩波去,我独天涯愧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得邓原书兼寄李可宗》表达了诗人收到朋友邓禹书信后的感慨,以及对与老友李膺分别后各自境遇的对比。首联通过邓禹寄书和李膺进京的场景,展现出时空流转中的友情牵动。"宛水桥南别"一句,唤起两人过去的相聚与离别,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两地的景象,"海渚晓潮催桂楫"以海潮和桂楫象征友人的行程,而"燕山秋露湿金茎"则寓言李膺在京城的艰辛与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京城生活的想象。

尾联直抒胸臆,"故人同沐恩波去,我独天涯愧此情",表达了诗人对得到朝廷恩惠的朋友们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身处天涯的孤寂和对未能一同进京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222)

郭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谢帅赠靴

东郭家贫才露趾,将军独赠锦靴新。

全胜公子真珠履,最称吾儒小角巾。

步月暂沾银汉露,踏花终涴玉京尘。

几时醉向金銮脱,只恐高家力士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酒

春来中酒朝朝病,拥被高眠懒出门。

草绿渐迷湖上路,花开未到郭西村。

湘娥有瑟催归雁,楚客无书托故园。

惆怅东风醒亦醉,梦中常是赋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三门山(其一)

黄茅盖屋石为门,路转溪回更有村。

果树连园收芋栗,豆花满地散鸡豚。

云深易就渔樵隐,山远全忘市井喧。

何独武陵堪避世,此中佳处亦难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游三门山(其二)

苍山夹水洞阴阴,溪上人家竹十寻。

田土未饶盘谷好,云霞全似鹿门深。

半檐松月斜连榻,万壑风泉响出林。

我亦乘舟追李白,故人幽赏在鸣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