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一)

远游既为东鲁,迁居又爱南山。

齿发自知将老,心怀且欲偷安。

形式: 六言诗

翻译

远游已经选择了东方的鲁地,搬家又特别喜欢南山。
年岁增长自觉接近老年,内心只想暂时安逸度日。

注释

远游:指离开家乡到远方旅行或定居。
既:已经。
东鲁:古代地区名,指鲁国东部,这里泛指东方。
迁居:搬家,迁移居住地。
爱:喜爱,偏爱。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象征着宁静和隐居。
齿发:牙齿和头发,代指年龄。
自知:自己知道。
将老:快要老去。
心怀:内心,心情。
且欲:暂且想要。
偷安:苟且偷安,指不求上进,只图眼前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答文与可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远离故乡东鲁后选择南山作为新的居住地,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齿发自知将老"一句,以牙齿和头发的变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心怀且欲偷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余生中寻求安宁,享受简单的生活,不愿过于忧虑或奔波。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句(其五)

无山得似巫山秀。

形式: 押[宥]韵

句(其三)

仿佛城南路,繁香扑市桥。

形式: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