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踏遍苕溪石,梅花又满林。

山川春入望,宇宙月知心。

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

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走遍了苕溪边的石头,梅花又开满了整个树林。
春天的景色映入眼帘,只有月亮能理解我的心情。
离家已经整整十年,八年里没有收到过故乡的书信。
在高高的老松树顶上,我看见危险的鸟巢,傍晚时分,有归巢的鸟儿。

注释

苕溪:地名,指浙江湖州附近的苕溪,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情感。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代表思乡之情。
一纪:十二年,这里指时间跨度长,表达诗人离家之久。
危巢:比喻诗人的处境或心情不安稳,如同鸟巢在松树顶上,随时可能掉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遣兴》,通过对踏石寻梅、山川春色和月照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久居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情感。"踏遍苕溪石,梅花又满林",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山川春入望,宇宙月知心",借山水月夜抒发内心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直接道出离乡时间之长,以及与故乡音信断绝的苦涩;最后"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以鸟儿归巢反衬自己无法归乡的无奈,寓情于景,感人至深。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54)

陈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登蓬莱阁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

鼓角孤城月,山川万古心。

鹳栖松雾重,鸥卧渚烟深。

客子终何托,婆娑且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问政山

冯轼邦君侈画熊,却来问政翠崖翁。

祇应兄念玄真子,不是堂无齐盖公。

千载棣华垂盛事,两丛慈竹亦清风。

跨鸾时过宣平老,明月箫声在半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包家山和潘孔时

危阑纳纳万里天,此景不作西子妍。

荒蹊斗折乔木末,小亭棋布层崖巅。

阳侯作意娱我醉,潮头百尺来樽前。

游蜂低回殢花露,一鸟急去拖林烟。

年来祇可作橘隐,四人聊学商山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古诗四首奉寄陈宗之兼简敖臞翁(其一)

雌雄乌一色,烈焰玉石分。

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

麈尾失羁思,襟裾兰茝芬。

是岂如蟨驉,书圃同锄芸。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