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叹老》。通过这短短的八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口惟两齿鬓双皤,百计无如耄及何。" 这两句描绘了岁月给予肉身的摧残,牙齿脱落、头发斑白,是老年最直观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面对衰老的无奈和悲哀。
"少壮未尝参姹女,衰残始欲养黄婆。" 这两句则是对青春时光的反思与怀念,以及到了晚年才想起要去照顾那些曾被忽略或冷落的人,例如老年的保姆或侍女。这也暗示了人生在不同阶段的追求和遗憾。
"原鸰逝去床谁对,辽鹤归来冢渐多。" 这两句用自然景象比喻生命的流逝和死亡。野鸡(原鸰)离开了曾经共享的床榻,而归来的鹤则在墓地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足迹,这是对生与死的沉思。
"客笑侬诗真滞货,太平典册要声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在他看来,即使自己的诗歌在当时不被理解,只要能留给未来,成为历史上的佳作,那也是值得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衰老和生命流逝的深刻描写,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