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笑里重簪金步摇,鹦哥学语尽能娇。

祇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笺十色,烛三条,东风从此得愁苗。

灵蕤袐记分明在,回首神峰万仞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词中以女性的装扮和鹦鹉的学语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笑里重簪金步摇”,开篇便以女子的装扮入题,金步摇是古代女子头饰的一种,象征着华贵与优雅。女子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这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鹦哥学语尽能娇”,鹦鹉模仿人类的语言,展现出其聪明伶俐的一面,同时也映射出女子的娇柔与可爱。这里通过动物的拟人化,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祇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月亮的朦胧与水面上微小的波纹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淡淡的忧愁与期待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思考其中的故事。

“笺十色,烛三条,东风从此得愁苗”,这里的“笺”指的是信纸,“东风”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或某种新生的力量。十色的信笺和三条蜡烛,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显哀愁的氛围,预示着情感的萌芽。

“灵蕤袐记分明在,回首神峰万仞高”,“灵蕤”可能是指珍贵的物品或记忆,而“神峰万仞高”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或难以触及的理想。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以及对远方目标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整体而言,《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怀念,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荷净波凉,草枯尘细,一年最是秋容易。

生怜花鸭尽堪言,横塘冷煖真知未。

落寞吟情,刁骚凉吹,耽閒偏识愁滋味。

白波浩荡指鸥天,红阑那角秋无际。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减字木兰花

婆娑醉舞,呵壁无灵天不语。

独上荒台,秋色苍然自远来。

古人不见,满目荆榛文字贱。

莫莫休休,日凿终为混沌忧。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金缕曲.辛峰至自汴梁,出示所作和稼轩词数十篇,读之喜不自禁,即用稼轩韵题此索和。辛峰将就盐官于淮南,以觐事渐留,度岁离合之感,虽不能无慨于中,而风雪联床,歌声相答,此乐亦平生得未曾有也

心事从何说。算平生、等閒销尽,酒浆裘葛。

回首麻衣十年恨,泪尽陇山冰雪。

暗循遍、丝丝华发。

何物向禽儿女累,负归云、梦渺泷冈月。

听夜雨,共萧瑟。暂时携手还轻别。

望江湖、风尘澒洞,星萍离合。

一度相逢一回老,冷语凄然砭骨。

且莫对、寒檠愁绝。

四海子由真健者,惯商歌、斫地铮如铁。

霜竹冷,为君裂。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沁园春(其一)

词汝来前!酹汝一杯,汝敬听之。

念百年歌哭,谁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

芒角撑肠,清寒入骨,底事穷人独坐诗。

空中语,问绮情忏否?几度然疑。

玉梅冷缀莓枝,似笑我、吟魂荡不支。

叹春江花月,竞传宫体,楚山云雨,枉托微词。

画虎文章,屠龙事业,凄绝商歌入破时。

长安陌,听喧阗箫鼓,良夜何其。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