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将时态破天真,祗合高歌醉过春。
易落好花三个月,难留浮世百年身。
无金润屋浑闲事,有酒扶头是了人。
恩地未酬闲未得,一回醒话一沾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有力。
"莫将时态破天真,祗合高歌醉过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让世俗的纷扰打扰破坏内心的纯真,而是选择通过豪放的歌唱和饮酒来度过春天。这里的“莫将时态”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祗合高歌醉过春”则展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一种豁达。
"易落好花三个月,难留浮世百年身。" 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以及人类生命的有限。这两句增添了全诗的哲理性,同时也加深了主题的悲凉色彩。
"无金润屋浑闲事,有酒扶头是了人。"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认为没有金钱装饰的房子,只要有酒相伴,就足以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恩地未酬闲未得,一回醒话一沾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可能相聚时光的期待。“恩地”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一回醒话一沾巾”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清醒之际,能够重逢旧友,共同分享往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哲学思考。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
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
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
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闻道长溪尉,相留一馆闲。
已投三寸管,尚隔几重山。
为旅春风外,怀人夜雨间。
年来疏览镜,怕见减朱颜。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
天下方多事,逢君得话诗。
直应吾道在,未觉国风衰。
生计吟消日,人情醉过时。
雅篇三百首,留作后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