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华云松仙馆图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濛。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

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脱俗的山水画卷。首句“危峰削玉插晴空”,以“削玉”之喻,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的峻峭与挺拔,仿佛直插云霄的美玉,展现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气质。接着,“淋漓秀色含鸿濛”,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丰富与深邃,如同天地间弥漫着的浓郁绿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青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见证了世间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其原始的风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常之间的对比。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下的生活场景,他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以烟霞为伴,以笑傲的姿态面对世俗的纷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日长心境鹤俱閒,自扫白云松下宿”,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生活状态,白天悠长,心灵得以宁静,与鹤为伴,夜晚则在松下栖息,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溪边,寻找灵感的情景,与童子一同归家,琴声悠扬,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与美好。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閒何处寻钟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高雅音乐的怀念,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题顾善夫所藏张僧繇画翠嶂瑶林图

善夫夙有耽奇癖,珍秘何须羡贾胡。

徽庙未销当日字,僧繇仍见昔年图。

千林历落人烟密,万里萦回鸟道孤。

几欲临风试题句,恍疑身世在冰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刘松年春山仙隐图

绿柳疏花绕舍栽,长松灌木覆亭台。

云峦倒影水天夐,蒲苇有声山雨来。

内史幽情觞咏乐,右丞别业画图开。

何时许我游真境?野色桥边蹋紫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赵松雪重江叠嶂图

东风江上柳初团,海燕飞飞杏雨寒。

帆影乱催人去远,烟光遥映嶂为攒。

莺啼几处村方市,犬吠千家客正餐。

满目溟濛无著处,一林钟磬落潮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顾恺之瑶岛仙庐图

渺渺晴山路更幽,茸茸瑶草几春秋。

岩栖自昔推巢父,学种于今说故侯。

云物岂因时序换,鹿麛不共世尘浮。

溪头蓦有寻真客,期向天台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