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末春初景象。"春来冰未泮",表明春天到来时,冰还没有完全融化,时间可能是早春;"冬至雪初晴"则写出冬季到来的第一场雪后开始晴朗的景色,时间定位在冬至前后。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自然界的转换与和谐之美。
接下来的"为报方袍客"一句,"方袍客"指的是朝廷官员,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朝廷官员的敬意或是写给他们的一种祝福。"丰年瑞已成"则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和富足的未来,"丰年"意味着农业丰收,而"瑞"通常指的是吉祥之事,这里应指的是来年的好兆头。
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关怀与期待。
不详
居洛阳。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2]。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
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
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是一堆灰。
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
到此今经三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