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矶下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

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

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

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

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广阔的芦苇滩边,露水收敛后显露出孤独的山峰。
每当乘船出行,靠近时山景各不相同。
旁边似乎有人在饮水的牛,正要离去却又突然转向。
水流像被捣米一样冲击着山谷,野鸟不时地加入这画面。
暂且等待风向转变,等到出口处,江面才会变得开阔无阻。

注释

芦汀:芦苇滩。
泱漭:广阔无垠。
孤嶂:孤独的山峰。
行舟:乘船。
殊状:各不相同的样子。
傍来:旁边。
侧盎:突然转向。
阴若舂:像被捣米一样冲击。
野鸟:野鸟。
风色:风向。
浩荡:开阔无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慈姥矶下》,描绘了诗人乘船在芦苇滩涂之外,远处的山峦在晨露中若隐若现,孤峭的山峰随着行舟的接近展现出不同的形态。诗人观察到牛群饮水的景象,以及水势如同舂米般起伏的山谷,野鸟不时飞过,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他期待着风向转变,那时江面才会宽阔,景色更为壮丽。整体上,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动态变化,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新冬伤逝呈李殿丞

恶老今逼衰,孤寂仍足悲。

寒风一夜起,曩事无不思。

手泽在故物,默历非故时。

梦寐犹平常,反悟恨莫追。

人生苦情累,安得木石为。

赖有同舍郎,相语强解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村。

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

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

归来属后乘,冠盖迎国门。

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

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

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

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

东风有来信,满幅兰与荪。

深知故人意,遗我涤冥烦。

一章言罨画,溪好如目存。

何须到云壑,便若游花源。

一一先造化,可以轻瑶琨。

成诵今在口,愿将醒病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新安潘侯将行约游山门寺予以泞淖遂止因为诗以见怀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

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

形式: 古风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一)

翻然思何苦,昨夜秋风高。

良友念将别,幅巾邀此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