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殉难者的深切哀悼与敬意。首句“白日无光止水寒”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仿佛连自然界的光线也失去了光彩,水也变得寒冷,以此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接着,“臣心逾苦骨逾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将情感推向深处。
“时当阴雨忧方切”描述了在阴雨天气中,诗人更加深切地感到忧虑和悲伤,暗示了对国家或社会现状的担忧。而“勉济云雷屯且盘”则表达了诗人虽面对困难重重,但仍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如同云雷汇聚,蓄势待发。
“致主有心归一德”表明诗人有着为君主或国家奉献一切的心愿,追求道德上的统一与和谐。“招魂无厉逐偏安”则表达了对那些追求暂时和平而不顾正义的行为的批判,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最后,“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将思绪引向历史,提到南都(即南京)作为精神寄托之地,以及对像羊祜这样的历史人物的缅怀,通过在羊祜碑前的泪水,表达了对殉难者及其精神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殉难者的哀悼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道德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