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兕彦威秀才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封侯卫、霍知几许,老矣先生困羁旅。

酒酣聊复说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

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裤儒冠皆误身。

穷途政似不龟手,与世羞为西子颦。

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

世间万事寄黄粱,且与先生说乌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赠给李兕彦的一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全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满了诗人的豪放与自信。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朋友李兕彦的才华和抱负,如同魏王的大瓢能装下五石粮食,预示着其成就和未来。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这两句则是对比,通过一个虚构的情境,强调李兕彦的才华在现实中的艰难遭遇,尽管他拥有如同公子手中十头牛的巨大力量,但却在茫茫人海中三年依旧未能有所成就。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

这两句赞美李兕彦自幼即展现出的非凡才能,以及他曾经跟随军队,历经战阵的经验。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诗中的“天山”指的是边疆之地,而“三箭取”则是对李兕彦才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他如同一位英勇的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这两句通过描写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李兕彦在游戏中的才华横溢,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非凡才能。

"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即便是牺牲生命也要像历史上的班超那样,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在表达对功名富贵的看淡,以及对于书剑之道和儒家学说的反思,诗人认为这些都是束缚个人才华的枷锁。

最后几句“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世间万事寄黄粱,且与先生说乌有。”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无论世间发生何种变故,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最后一句,是诗人对朋友李兕彦所做的一种勉励和期待,希望他能够超越现实中的烦恼与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葛延之赠龟冠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一)

马迹车轮满四方,若为闭著小茅堂。

仙心欲捉左元放,痴疾还同顾长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其二)

江令苍苔围故宅,谢家语燕集华堂。

先生笑说江南事,只有青山绕建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陶始经曲阿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简书。

穆生责醴酒,先见我不如。

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

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

我生值良时,朱金义当纡。

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馀。

独有愧此翁,大名难久居。

不思牺牛龟,兼取熊掌鱼。

北郊有大赉,南冠解囚拘。

眷言罗浮下,白鹤返故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