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始经曲阿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简书。

穆生责醴酒,先见我不如。

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

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

我生值良时,朱金义当纡。

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馀。

独有愧此翁,大名难久居。

不思牺牛龟,兼取熊掌鱼。

北郊有大赉,南冠解囚拘。

眷言罗浮下,白鹤返故庐。

形式: 古风

翻译

守林人并非我所招唤,想去又怕文书繁多
穆生因未预备好醴酒,认为我不如他先知先觉
江东自古以来是弱小国家,权臣独揽朝廷大权
陶渊明沉溺于诗酒,与功名逐渐疏远
我生逢盛世,应当享有富贵荣华
命运如此安排,幸好能接受被弃置的命运
唯独对此老者心存愧疚,他的大名难以长久留存
不想牺牲牛羊换取美酒,也想兼得熊掌和鱼
北方郊外有大赏赐,南方的囚犯也将获释
怀念罗浮山下,白鹤返回故居

注释

虞人:守林人。
简书:文书、公文。
穆生:古代贤士,此处指穆修。
醴酒:甜酒。
江左:江东,古代中国地理区域。
天衢:朝廷要道。
渊明:陶渊明。
朱金:形容富贵。
废弃:被遗弃。
北郊:京城北部郊区。
南冠:古代囚犯的代称。
罗浮:地名,广东罗浮山。
白鹤:象征高洁。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复杂的人生图景。开篇即显露了一种无奈与不满,"虞人非其招",表明对现实的不认同和反抗,但这种情感又被现实所迫不得不压抑。"欲往畏简书",则是对自由渴望而不能达成的无力感。

接着,诗中描写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失落,"穆生责醴酒,先见我不如",显示出一种自我批评与自卑的情绪。"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则揭示了一个权力失衡的社会现实,强者的专横和弱者的无助构成了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一句,表达了自己放弃功名利禄,选择隐逸生活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和超脱。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种心态下,诗人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羁绊,"我生值良时,朱金义当纡"一句透露了对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而"天命适如此,幸收废弃馀"则是对命运的一种顺应和接受。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自嘲和自谦之情,"独有愧此翁,大名难久居",显示出一种对于个人的能力与社会地位的清醒认知。随后的"不思牺牛龟,兼取熊掌鱼"则是对物欲的一种超越和放弃。

整首诗通过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挣扎与选择,以及对于功名、自由与个人价值的深刻追问。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一)

命驾欲何向,欣欣春木荣。

世人无往复,乡老有将迎。

云内流泉远,风前飞鸟轻。

相携就衡宇,酌酒话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二)

涉世恨形役,告休成老夫。

良欣就归路,不复向迷途。

去去径犹菊,行行田欲芜。

情亲有还往,清酒引樽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三)

与世不相入,膝琴聊自欢。

风光归笑傲,云物寄游观。

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

东皋清有趣,植杖日盘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其四)

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复前。

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

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农夫告春事,扶老向良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