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远楼

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

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

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

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经远楼》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赞美以及对后世战争与政治的深刻洞察。

首联“中夏圣人调律吕,八荒异国入图书”,开篇即以“中夏圣人”指代古代圣明君主,他们通过调和音律,使得四方异国的文化与思想得以融合,象征着文化的包容与交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律吕”这一音乐术语,隐喻古代圣人调和天下的智慧。

颔联“从容德让唐虞远,驰骋战争秦汉馀”,对比了唐虞时期的德政与秦汉时期的战争。唐虞时期,统治者以德行让位,国家治理得和谐有序;而秦汉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频繁的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此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与德政的向往。

颈联“不道鼓旗无勇将,须知俎豆有真儒”,指出在战争中,勇猛的将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智者在于礼仪与学问。这里的“鼓旗”代表军事力量,“勇将”指英勇的将领,“俎豆”则象征文治与礼仪,暗示了文武并重的重要性。

尾联“功臣骑虎凶而国,常向冰渊审庙谟”,以“功臣骑虎”比喻功臣虽有赫赫战功,但若失去控制,可能导致国家动荡。而“冰渊审庙谟”则是告诫统治者应深思熟虑,谨慎制定国家政策,如同在冰面上行走一样小心。此联强调了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以及决策者深谋远虑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治国理念的赞美,以及对后世战争与政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思考。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邽翠楼

一川墟宇暮烟中,楼堞笼山气象雄。

北路荒原戎子国,东坡断堑隗嚣宫。

马来洮海蕃城近,鹤去辽天越洞空。

三十六程劳极目,陇云犹在故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道斋

琼签隐诀旧曾寻,共秘还金妙旨深。

会向本源分造化,即抛尘劫出来今。

含生皆是坎离气,复会自知天地心。

幻事徒劳聊一笑,他时云壑有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禅斋

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

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闇室百千灯。

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

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凉轩

楼下凉轩六月凉,风窗一枕傲羲皇。

寿山云影浮空近,罗谷泉声绕砌长。

迥觉风尘非此世,不须雪月更交光。

最宜羽客冰霜骨,共引瑶卮沆瀣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