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客从来过虎丘,橘花渡口维扁舟。
阖闾宫殿不可见,但对古塔寒飕飗。
忆昔夫差全胜日,水犀十万横吴钩。
楚山既掘荆人冢,越岭仍将句践囚。
岂谓西施能破国,谁知麋鹿上台游。
唯有吴王在时月,夜深闲照剑池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虎丘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即以“东客从来过虎丘,橘花渡口维扁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明诗人是从东方来到虎丘,并且是在橘花盛开时乘坐简陋的小船渡过河流。接着“阖闾宫殿不可见,但对古塔寒飕飗”则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的感慨,阖闾(古代宫殿门窗)和宫殿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那座孤零零的古塔给人以凉意和荒凉之感。
诗人随后转向历史回忆,“忆昔夫差全胜日,水犀十万横吴钩。楚山既掘荆人冢,越岭仍将句践囚”表达了对古代战事的怀念和反思,其中“夫差全胜日”指的是春秋末期吴国大盛时期,而后文则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
接下来,“岂谓西施能破国,谁知麋鹿上台游”中提到西施这个历史人物,她的美貌曾被用来作为间谍手段,这里诗人对此表示质疑,可能是在探讨外表与真实力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唯有吴王在时月,夜深闲照剑池头”则转向宁静的个人记忆或想象,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吴王仍然存在于某个时刻,在深夜里闲逛于剑池旁边,这里的剑池可能是对过去勇武形象的一种颂扬。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历史的重量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荣耀与毁灭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不详
郑宰金闺彦,年来解绂归。
囊装轻剑在,场屋故人稀。
水馆酒初罢,霜江帆欲飞。
无烦重回首,行矣近天晖。
无诸地无霜,从古困炎热。
晓出桐江口,喜见群峰雪。
酌酒高帆下,归思满寥泬。
从今不系舟,泛泛老清澈。
寄问副车毛国镇,别来风味久如何。
蓬莱阁上谁同饮,宛委山前几番歌。
应向兰亭摛彩笔,曾教西子画清蛾。
若还问我今何似,比著前春醉更多。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