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

昨日防典衾,今日喜赎裘。

既饱亦复温,朔风可无忧。

转念穷巷子,褴缕衿不脩。

出入行冒霜,乞饭无门投。

肌肉天生同,馀福宜善留。

相期积苦勤,默为天心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富对比的鲜明画面,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贫穷者的同情和对富足生活的珍惜。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昨日“防典衾”与今日“喜赎裘”的转变,体现了物质生活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既饱亦复温,朔风可无忧”,这两句写出了富人生活中的舒适与安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保持温暖,不用担心风寒。这种对物质享受的描述,反映了诗人的感慨,即在物质丰裕的同时,也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拥有的。

接着,“转念穷巷子,褴缕衿不脩”,诗人将目光转向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他们的衣物破旧不堪,生活艰辛。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以及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

“出入行冒霜,乞饭无门投”,进一步描绘了穷困者的生活状态。他们每天都要冒着严寒外出,四处寻找食物,但往往找不到可以求助的地方。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艰难,也暗示了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

最后,“肌肉天生同,馀福宜善留。相期积苦勤,默为天心酬”,诗人在此呼吁,尽管人们出生时身体条件相同,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富差距。他希望富有人能够将多余的福分留给需要帮助的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回报上天的恩赐。这不仅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一)

畏寒戒出户,置酒还独斟。

黄蒿虽满墙,存有空山心。

渟然醉中意,未识谁使深。

但觉疏树风,其韵皆笙琴。

得趣虽有缘,于我难自寻。

孰云华胥乡,在古不在今。

檐鸟偶一拂,白云堕吾襟。

何须李谪仙,期之天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二)

万象犹过驹,迭出赴天造。

纵有黯惨时,元根未尝槁。

俟命守古言,拙讷胜儇巧。

东风被无心,随地出芳草。

咄彼冒险流,青发自摧老。

日月无百年,甘心坐荼蓼。

安得震旦钟,警使梦醒早。

形式: 古风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三)

叩门南巷生,袖卷来问诗。

愿尔北宫黝,莫作东家施。

末流竞雄骏,驰骋无室归。

安炉不辨丹,苦摭秦皇灰。

违古有所是,守古有所非。

置足云雾中,升陨争几希。

但要数人信,何惜千人疑?

形式: 古风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四)

论诗聊作诗,诗成复传酒。

熙熙身且忘,身外更奚有?

返朴始见华,用醇乃徵厚。

参理及至微,呼吸亦无苟。

所施视所受,何庸语言剖?

清明本常存,原非发露偶。

阳和方满樽,严飙敢欺牖。

此乐谁喻言,吾还顾吾妇。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