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四)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

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我劝你学习狮子的吼声,不要效仿野鸡的叫声。
如果能展现出如大象般深沉的智慧,定会引来凤凰般的尊崇。

注释

君:你。
师子:狮子。
野干:野鸡。
香象:智慧深沉的人。
凤凰:比喻尊贵或贤明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行为来表达一种修养和选择的智慧。诗中的“劝君师子吼”和“莫学野干鸣”分别取材于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老虎的威猛(子吼)与野鸡的叫声(野干鸣)。这里,老虎象征着力量、勇气和尊贵,而野鸡则可能代表着凡俗、平庸或是急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劝诫读者应当追求高尚、强大如老虎的品格,而非普通、平淡如野鸡的表现。

“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如果能够像香象一样(香象,传说中的神兽,以其高贵和散发迷人的香气著称),那么就能够感动到如同凤凰这般高贵的生物来相迎。这里,香象和凤凰都是古代神话中极为珍贵的动物,代表着至善、 至美和祥瑞,它们的出现往往被视作吉兆。在诗中,它们的形象被用来比喻人心中的高尚情操以及追求卓越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物行为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修养和追求卓越境界的期望。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五)

一种学事业,亦来登选场。

祇缘口义错,落第在他乡。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诗偈(其六)

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

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形式: 偈颂 押[佳]韵

诗偈(其七)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

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诗偈(其八)

起时惟法起,行时共佛行。

腾腾三界内,诸法自无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