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六)

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

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形式: 偈颂 押[佳]韵

翻译

不追求超越佛的修行,知足就胜过严格的斋戒。
本来就没有燃烧的火源,又何必辛苦去捡拾柴火。

注释

无求:不追求。
胜:超过。
礼佛:超越佛的修行。
知足:感到满足。
持斋:严格的斋戒。
本自:本来就是。
薪火:燃烧的火源。
何劳:何必。
更:再。
拾柴:捡拾柴火。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禅宗对于内心清净与自我满足的追求。开篇“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通过对比礼佛与知足、持斋与心灵的满足,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这里的“礼佛”和“持斋”原本是佛教修行中重要的部分,但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解脱在于对自己心性的认识与满足。

第二句“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薪火象征着生活中的欲望和烦恼,而“本自无薪火”意味着内心原本清净,无需外在的东西来刺激或满足自己。“何劳更拾柴”强调了不必再去追求那些会带来额外麻烦和牵绊的事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偈倡导的是一种简约生活、内心自足的哲学,鼓励人们摒弃外在的欲望与束缚,回归到一个更为纯粹、宁静的心灵状态。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七)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

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诗偈(其八)

起时惟法起,行时共佛行。

腾腾三界内,诸法自无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诗偈(其九)

大海淼无涯,众生自著枷。

无求出妙德,心生劳算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诗偈(其十)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