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晋武帝忽视了后续的事务,惠帝最终变得昏庸不明。
豺狼般的权臣占据了洛阳一带,胡羯势力争夺天下掌控权。
四方混乱如同鼎水沸腾,五原之地空有其名。
如今白庭路上,仍然面对着青阳门的遗迹。
朝廷和市场已经不再重要,君臣如同草芥般漂泊无依。

注释

晋武:指晋武帝司马炎。
昏:昏庸不明。
豺狼:比喻权臣或叛乱者。
瀍洛:洛阳的别称。
乾坤:天地,引申为天下。
白庭路:可能指历史遗迹或象征衰败之地。
青阳门:古代洛阳的城门。
朝市:朝廷和市场,代指政治权力。
草根: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慨的诗作,通过对古往今来巨变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和无奈。"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开篇即勾勒出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画面,"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则展现了一片混战和民族纷争的动荡局势。"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化了天下大乱与个体渺小的对比。

然而到了最后,诗人却又转向现实,"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仿佛时间流逝,一切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则是对权力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无常的一种慨叹。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微小,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悟,构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辟阳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九日酬颜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有]韵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