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西园月夜赏花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

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

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

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馀英。

任红辞香散,蝶恨蜂嗔。

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

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马匹的缰绳上系着青色的丝线,如同红色的锦缎屏障,微风中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美酒满杯,手持蜡烛的女子美丽动人。
午夜时分,华美的车盖驶过西园,花枝上寒意袭人,云月朦胧。
折下花朵,既舍不得,又想留下它们陪伴月色,这春天的美好时光多么令人怜爱。
女子们争先恐后地插花在帽上,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挂着残留的芬芳。
任凭花瓣飘落,蝴蝶哀怨,蜜蜂愤怒,醉意中带着春的气息离去。
深深的庭院里,新燃的香炉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还未卸下的晚妆映照在玉台上。
不愿就这样卸下妆容,让晚妆的新鲜光彩与花朵的余香共存

注释

马络:马匹的缰绳。
青丝:青色的丝线。
障开:像屏障一样打开。
红锦:红色的锦缎。
香尘:淡淡的香气。
芳醪:美酒。
佳人:美丽的女子。
飞盖:华美的车盖。
花梢:花枝末端。
占定:占据。
可怜春:美好的春天。
争插帽:争着插花在帽子上。
残芳树:凋零的花朵。
缀馀英:挂着残留的芬芳。
红辞香散:花瓣飘落。
蝶恨蜂嗔:蝴蝶哀怨,蜜蜂愤怒。
深院落:深深的庭院。
初馥炉熏:新燃的香炉散发香气。
玉台畔:玉台旁边。
晚妆新:新鲜的晚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赏花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夜中的景致和情感。"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温馨的环境,马儿的缰绳用青丝制成,房内的锦障被打开,春天的小雨刚刚停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这里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这几句,则将画面转移到宴饮赏花的场景。诗中的佳人手持蜡烛,与满载芳醪(美酒)的侍者一同在西园中享受着春夜,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味觉和嗅觉的双重愉悦。而"花梢冷、云月胧明"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月光与云雾交织,花瓣在微冷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接下来的"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佳人。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馀英"几句,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到珍惜,不忍心让其轻易逝去,因此留住花朵与明月为伴,占据这份可怜的春意。在已残的芳树上,还有零星的花瓣挂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不舍和珍爱。

最后,"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几句,则描绘了一种醉酒后的放纵与惬意。诗人在深邃的庭院中,炉火初起散发出淡淡的烟雾,与春天一同醉去。在玉台旁边,没有卸下晚妆,只是留着新鲜的妆容。这不仅是在形象上延续了宴饮赏花的场景,也在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二)上元词

婵娟不老,依旧东风面。

华烛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来,水精宫,银色界,今夜分明见。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乱。

谁在柳阴中,小妆寒、落梅数点。

诗翁独倚,十二玉阑干,露濛濛,云冉冉,千嶂琉璃浅。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杨花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一)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

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

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

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

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

烟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盏,蒲萄酒,旋落酴醾片。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三)元夕词

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

谁送一城春,绮罗香、风光窈窕。

插花走马,天近宝鞭寒,金波上,玉轮边,不是红尘道。

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

深下水晶帘,拥严妆、铅华相照。

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