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棹歌(其三)

康山庙祀开平王,五老峰高太白堂。

才子英雄浑不记,高低酒价问都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龙文彬的《鄱阳湖棹歌》系列中的第三首,描绘了康山庙祭祀开平王的场景以及当地风俗。首句"康山庙祀开平王"点明了地点和祭祀的对象,暗示着历史与民间信仰的交融。接着"五老峰高太白堂",通过描绘五老峰的雄伟和太白堂的高耸,展现了鄱阳湖周边的自然风光,也暗寓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

后两句"才子英雄浑不记,高低酒价问都昌"则转向了世俗生活,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淡忘,转而关注现实中的经济活动——询问酒价。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当下、英雄与市井生活的独特观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和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祭祀活动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展现出鄱阳湖地区的历史韵味与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5)

龙文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卢生祠

不入黄粱梦,曾如梦里看。

本来空色相,何处著悲欢。

得地栖鸿爪,随天付鼠肝。

笑他题壁客,饶舌向邯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明远楼晚眺

风雨西来疾似梭,霎时秋色满关河。

蒲桃旧醉沙场酒,勒勒新翻壮士歌。

远水白随平野尽,夕阳红到半山多。

此心颇涉凌云想,曾记霓裳咏大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王耜云中丞

汾水秋风梦影非,不堪血泪渍臣衣。

靴刀空效李光弼,华表还惊丁令威。

东海扬尘行复见,西山采蕨分长饥。

避秦何处桃花水,漫说江南一棹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济南道中

背指斜阳暮,长途觅短吟。

树闻蝉韵急,泥没马蹄深。

烟暝团遥野,磷青认远林。

新秋凉一味,罗袖未能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