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歌送徐时晦

北风凄厉兮,凛盛寒之中人。

岁忽忽其欲暮兮,鸟寂寂而无声。

繄美人之不留兮,将问津而徂征。

伤予心之懮懮兮,滑予魂之营营。

望前旌而太息兮,曾不能从之以行。

惟德音之孔昭兮,恒佩服于予身。

苟中心之靡他兮,虽在远而日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北风歌送徐时晦》是明代诗人史鉴所作,通过描绘北风凛冽、岁末鸟寂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愁。

首句“北风凄厉兮,凛盛寒之中人”,以北风的凛冽开篇,渲染出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离别的临近。接着,“岁忽忽其欲暮兮,鸟寂寂而无声”,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紧迫和环境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即将分别的沉重感。

“繄美人之不留兮,将问津而徂征”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繄”字加强了语气,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诗人想象着友人即将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牵挂。

“伤予心之懮懮兮,滑予魂之营营”,诗人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不安,仿佛自己的灵魂都在为友人的离去而忙碌,无法平静。这种情感的深度和细腻,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真切。

“望前旌而太息兮,曾不能从之以行”,诗人望着友人的前路,发出叹息,表达了自己无法跟随友人同行的遗憾。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原地,目送友人渐行渐远的身影。

最后,“惟德音之孔昭兮,恒佩服于予身。苟中心之靡他兮,虽在远而日亲”,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敬仰和对友谊的珍视。即使朋友远去,心中的敬意和友情也不会改变,反而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更加深厚。这一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给整首诗增添了温暖和希望的色彩。

综上所述,《北风歌送徐时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一)

烈风无停柯,凝霜变青草。

年命苦相催,寿者何其少。

惜哉延陵孙,无奈徂谢蚤。

孤儿未能行,寡妻年尚小。

含凄教诗书,洒泪相携抱。

矢志期自持,有如白日皦。

形式: 古风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二)

白日出东北,暮向西南流。

谁知贞烈名,亦应宫掖求。

郡县苦见迫,强命登行舟。

恸哭与儿诀,相见永无由。

生当长戚戚,死当长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三)

悠悠复戚戚,哀怨无终极。

有诏属藩王,随例之封国。

寂寞掩长门,彷徨思故域。

邱垄不复知,孤儿长在忆。

梦中或见之,觉后那可得。

相离三千里,安能来母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四)

母侧儿不来,儿悲无已时。

升高望母居,路远莫见之。

浮云暗邦国,远树含悲飔。

白日忽西昃,景在桑榆期。

顾瞻起长叹,吞声泪涟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