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题为《寄潮州宋上木太守》。诗中以高度赞誉的笔触描绘了宋上木太守的才华与政绩。
首联“二十年来名甲科,云间华望郢中歌”,开篇即赞美宋上木太守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其名声如同云间的华美之花,在郢地(古代楚国都城)传唱,形象地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
颔联“骚坛到郡声逾籍,诗思为官政自和”,进一步赞扬宋上木太守不仅文采斐然,且在担任地方官职时,其诗歌创作与政务处理相得益彰,政事和谐,文治武功并重。
颈联“挥翰珠光凌夜出,褰帷山翠面南多”,描述了宋上木太守夜晚挥毫泼墨,文思如珠光闪耀,白天则打开官府的门帘,面对南方的青山绿水,展现了他既注重文化修养,又关心自然美景的生活态度。
尾联“因风黄鹄东飞去,为说朝台有薜萝”,以黄鹄(象征高洁之士)随风东飞,寓意宋上木太守将离开此地,前往新的职位,但他的高尚品德和才华如同薜萝(一种常绿藤本植物,象征隐逸之士)一样,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宋上木太守的个人魅力、文学才华以及他在为官期间的政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