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
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
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
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
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
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
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
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不出。
何如倒却毗陵华严壁,海慧北廊推第一。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葵所作的《题海慧寺画水壁》,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慧寺壁画中的水景。他首先赞叹画师技艺高超,能在十日之内画出栩栩如生的江河之水,每一笔都仿佛能掀起波澜,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胸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身处其中,仿佛乘风破浪,置身于蓬莱仙境,感受到画中水势的流动和气势。
接着,诗人联想到去年秋天的秋水泛滥,画中的景象与现实中的情境相映成趣,显示出画师的巧妙构思和神韵。他甚至认为画工董羽的技艺足以让后世画家感到羞愧,因为这幅画不仅仅是静态的画面,而是动态的水流,令人如痴如醉。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认为这幅画的魅力无人能及,即使后人再努力也无法复制。他甚至建议将此画从毗陵华严壁上取下,移至海慧寺的北廊,使之成为第一绝。整首诗赞美了画师的才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不详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
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一生无利亦无名,圆顶方袍自在行。
道念只从心上起,禅机俱向舌根生。
百千万劫假非假,六十三年真不真。
今向无名丛内去,不遗一物在南屏。
暂下高峰已显扬,般若圜通遍十方。
人天浩浩无差别,法界纵横处处彰。
通玄峰顶,不是人门。心外无法,满目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