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

良月下空窗,秋水浸缃帙。

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

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

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光下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良月下空窗”点明时间与地点,月光洒满空旷的窗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水浸缃帙”将目光转向室内,秋水映照着书卷,既体现了环境的清雅,也暗示了诗人的读书生活。随后,“寒气迫衣米,垂帷禦风入”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凉意,诗人不得不拉上窗帘以抵御寒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与孤独。

“驱风月亦驱,转若麾旧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仿佛风与月都是他熟悉的朋友,被他的意志所引导。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端坐不可忍,强起下檐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虽然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只能暂时起身站在檐下,寻求片刻的解脱。

“苦酒呼一杯,聊以宽风力”写出了诗人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自我慰藉,通过饮酒来缓解内心的不适。然而,“不惜待阳和,三春光景失”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不愿等待温暖的到来,却也因此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最后,“永夜伴清晖,寒士寒亦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理解,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成为自己的伴侣。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游满井

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

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

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

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

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

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

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

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

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形式: 古风

崇国寺葡萄园集黄平倩钟君威谢在杭方子公伯修小修剧饮

入门似出门,莎畦布平远。

十亩蕃草龙,垂天棼鬘鬋。

古根老巉石,凉荫厚深巘。

茫茫三夏云,有舒而无卷。

分栋理孙枝,凿泉通小畎。

树上酒提偏,波面流杯满。

榴花当觥筹,但诉花来缓。

一呼百螺空,江河决平衍。

流水成糟醨,鬓髭沾苔藓。侍立尽酲颠,不辨杯与?。

翘首望裈中,天地困沈沔。

未觉七贤达,异乎三子撰。

形式: 古风

端阳日集诸公葡萄社分得未字

榴花飐清渠,潋潋红波沸。

十里菖蒲风,一幄芰荷气。

行年三十馀,辟若午将未。

乐事竟虚无,劳劳长世味。

试把朱砂觞,一洗滞肠胃。

野性发云岚,粲若新开卉。

世事本閒閒,无端生怖畏。

无论失算非,得算亦无谓。

不有出世人,焉知酒杯贵。

形式: 古风 押[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