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满井

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

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

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

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

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

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

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袁宏道在明朝时期游览满井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满井周边的景色,从古道、荒丘、柳树、梅花到清澈的泉水,以及生机勃勃的鸟儿和来往的游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

首句“出东门子城,古道二五折”,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路径,古道曲折,引人入胜。接着,“破石蹶荒丘,云是故元碣”两句,通过破石和荒丘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增添了几分沧桑感。随后,“烧柳发柔条,卧槎吐红节”则转向对春天生机的赞美,柳树抽出嫩芽,木头也显露出红色的纹理,充满了生命力。

“石沟注涓水,寒鉴泻空洁”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清幽景象,水从石头缝隙中缓缓流出,映照着天空的倒影,显得格外纯净。接下来,“燕女竞游骖,罗袜带春雪”通过燕女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热闹氛围,她们穿着轻盈的罗袜,在春雪覆盖的大地上嬉戏。

“梅花堆鬋髻,波影动文缬”则将视线转向梅花,它们如同女子的发髻,点缀在枝头,而水面的波光则映射出精美的图案,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最后,“青山酣远客,新鸟困啼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青山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新鸟的啼声似乎也因喜悦而略显疲惫。

“红尘视此地,如秽与迷迭”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满井的宁静,突出了此处的超脱与纯净。而“汲泉烹一杯,肺腑沁香冽”则是诗人亲自体验并表达的感受,一口清泉不仅解渴,更让心灵得到了洗涤。“不惜看频频,可消奔竞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满井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

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

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形式: 古风

崇国寺葡萄园集黄平倩钟君威谢在杭方子公伯修小修剧饮

入门似出门,莎畦布平远。

十亩蕃草龙,垂天棼鬘鬋。

古根老巉石,凉荫厚深巘。

茫茫三夏云,有舒而无卷。

分栋理孙枝,凿泉通小畎。

树上酒提偏,波面流杯满。

榴花当觥筹,但诉花来缓。

一呼百螺空,江河决平衍。

流水成糟醨,鬓髭沾苔藓。侍立尽酲颠,不辨杯与?。

翘首望裈中,天地困沈沔。

未觉七贤达,异乎三子撰。

形式: 古风

端阳日集诸公葡萄社分得未字

榴花飐清渠,潋潋红波沸。

十里菖蒲风,一幄芰荷气。

行年三十馀,辟若午将未。

乐事竟虚无,劳劳长世味。

试把朱砂觞,一洗滞肠胃。

野性发云岚,粲若新开卉。

世事本閒閒,无端生怖畏。

无论失算非,得算亦无谓。

不有出世人,焉知酒杯贵。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和钟君威花字

官贫僻冶游,僧贫僻种花。

两贫戏问取,身困意何奢。

数亩葡萄棚,下马如到家。

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

竹石能几何,使我心忽遐。

自来悭饮者,咽酒亦如茶。

瓮瓶高累累,腹罄卧平沙。

欢呼达迄半,一里无栖鸦。

藻文沾白帢,禅榻倒乌纱。

衫栏沽酒尽,或恐到袈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