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三)

相期来似石城潮,日望晴虹结彩桥。

却月眉愁歌渐远,凌波步近意非遥。

抽琴有恨回清角,叠袖无尘转《绿腰》。

弄玉最怜随凤去,秋来谁与伴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袁桷对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的模仿之作,名为“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句“相期来似石城潮”,以“石城潮”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期待之情如同潮水般涌动,预示着情感的强烈与期待的迫切。接下来,“日望晴虹结彩桥”一句,通过晴空中的彩虹与七彩桥梁的想象,进一步渲染了期待中的美好愿景,仿佛在心中构建了一座通往幸福彼岸的桥梁。

“却月眉愁歌渐远,凌波步近意非遥”两句,运用了“却月眉”、“凌波步”等古典意象,描绘出女子的愁容与轻盈步伐,暗示着情感的微妙变化与距离的拉近,但又似乎难以触及,营造出一种既近且远的情感氛围。

“抽琴有恨回清角,叠袖无尘转《绿腰》”则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琴声中蕴含着遗憾与渴望,舞袖轻扬,却未沾染尘埃,展现出一种纯净而高雅的情趣。

最后,“弄玉最怜随凤去,秋来谁与伴吹箫?”以古代传说中的仙女弄玉与凤凰相伴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美好伴侣或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随着秋天的到来,似乎连陪伴吹箫的人都难寻觅,凸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理想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四)

白发词臣两耳垂,华腴堆吻陋牛医。

宫娥引烛催麻日,院吏传更写制时。

蜡撚化生秋夕赐,翠标叠胜岁华移。

低头欲说唐朝旧,愿侍虚皇进玉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浦如渊辞官南归

厌听朝鸡拥被吟,吴船水滑碧千寻。

平洲种橘清霜重,小墅栽花绿雾深。

瞿鹊真能谈孟浪,鸱夷端自爱浮湛。

因君摇荡还家思,烛影秋房恨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巨德新四川省郎中

退食公庭日未西,浣溪清雨换障泥。

筹边旧式传铜马,吊古新诗问石犀。

荔子绿阴鹦鹉过,杏花红影秭归啼。

遨头雅集须频领,不惜郫筒取次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

磅礴坤舆总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

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

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

飞沙斜日频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