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巨德新四川省郎中

退食公庭日未西,浣溪清雨换障泥。

筹边旧式传铜马,吊古新诗问石犀。

荔子绿阴鹦鹉过,杏花红影秭归啼。

遨头雅集须频领,不惜郫筒取次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既有公务繁忙的日常,也有闲暇时的自然之乐。首句“退食公庭日未西”,写出了官员在忙碌了一天后,公务结束,夕阳尚未西沉的悠闲时刻。接着“浣溪清雨换障泥”,描绘了官员在雨后的溪边清洗马匹,更换马蹄泥的情景,既体现了对马的爱护,也展现了官场生活的细腻一面。

“筹边旧式传铜马”一句,可能暗含着对过去边防战事的回忆,通过“铜马”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吊古新诗问石犀”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访和思考,通过“新诗”与“石犀”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古今对话的意境。

“荔子绿阴鹦鹉过,杏花红影秭归啼”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动物活动巧妙结合,绿荫下的荔枝树、红影中的杏花,以及飞过的鹦鹉、啼叫的秭归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最后,“遨头雅集须频领,不惜郫筒取次携”表达了诗人对于聚会和饮酒的期待与喜爱,无论是“遨头雅集”(即文人雅士的聚会),还是“郫筒取次携”(随意携带酒具),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官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公务与休闲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送乐德敬甘肃儒学提举

磅礴坤舆总帝图,手提文印化沮渠。

旋宫更问《凉州》谱,尚右时通梵国书。

枸杞夜号端入驿,蒲萄秋落易盈车。

飞沙斜日频回首,归雁相迎亦惘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一)

汉东之国古随州,一老昂藏死即休。

黑发虎头真骨相,青春麈尾斗风流。

人言谢傅为朝镇,谁信钟仪作楚囚。

浩荡乾坤纳今古,好将汗简写千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二)

空遗蒸壤白如银,不见当年指画因。

高视汉庭无出右,清谈洛学竟成真。

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

六合车书端有意,百年荆棘已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三)

萧萧冻雨湿旌旄,犹著殷红旧战袍。

金碗昔闻归马埒,牙牌谁肯信龙韬?

楼头换箭鼓声急,堂上传杯歌韵高。

到底奸雄有真态,木绵庵畔鬼车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