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江

秋尽寒潭敛水痕,断云残雪送朝昏。

深冬野马巢溪树,近渚人家掩石门。

何处洞箫吹夜雨,一竿渔火彻朝暾。

蜀江气暖春光早,已有林花映小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冬江》描绘了一幅寒冷季节江面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江景的独特魅力。

首句“秋尽寒潭敛水痕”,以“秋尽”点明季节转换,暗示秋季的结束,紧接着“寒潭敛水痕”描绘了深秋过后,潭水逐渐收拢波纹,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凝重的景象。这一句通过“寒潭”和“水痕”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深秋末期的冷寂氛围。

次句“断云残雪送朝昏”,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景象。在这里,“断云”与“残雪”共同构成了冬日特有的天空景观,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清晨到黄昏,不断变换着形态,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动态的冬日天空图。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送”字,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深冬野马巢溪树,近渚人家掩石门”两句,将视线转向地面,描绘了冬日里野外和村落的景象。这里,“野马”指的是在野外自由奔跑的马匹,它们在溪边的树木间栖息,与“巢”字相呼应,形象地表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近渚人家掩石门”则描绘了靠近水边的人家,门前的石门被轻轻关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生活气息。

“何处洞箫吹夜雨,一竿渔火彻朝暾”这两句,将视角再次提升至夜晚与清晨的过渡时刻。在这样的时刻,远处传来洞箫的悠扬旋律,伴随着夜雨的轻柔,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而“一竿渔火彻朝暾”则描绘了清晨时分,江面上的一盏渔火穿透晨曦,照亮了整个江面,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最后,“蜀江气暖春光早,已有林花映小村”两句,以想象中的蜀江春景作为结尾,与前面描绘的冬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气暖春光早”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喜悦,“林花映小村”则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盛开,映照在村庄中的美丽景象,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季节即将来临。

整体而言,《冬江》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冬日江面的宁静与寒冷,还巧妙地融入了季节更替的诗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高世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琅琊山宴集

此日琅琊亦胜游,眼中风物足清游。

青山似识重来客,白发能禁几度秋。

万事无如行处乐,一尊还为故人留。

登临况复逢佳节,会取黄花插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游观音阁

杰阁崚嶒傍燕矶,几回吟赏驻征騑。

洪涛撼岸金鳌动,绝壁穿云石燕飞。

天外三山晴历历,江中千艇晚依依。

登临未似禅心寂,笑听钟声一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中丞克斋李公邀饮盱眙山第一亭

第一亭开鸟道遥,中丞爱客驻星轺。

厓悬北斗天应近,地瞰长淮影欲摇。

坐久歌声喧树杪,醉归灯火满山椒。

回看万籁清音薄,疑有仙人弄玉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吴山冬尽雪初飞,极浦彤云合翠微。

越女台边犹黯淡,苏公堤上已芳菲。

他乡酒盏愁仍把,虚室琴书净可依。

所愿普天歌乐岁,故园休问几时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