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承鲲所作的《赠傅侍御十韵》,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忠诚、勇敢精神的赞颂。
首句“远戍沧溟使,全生仰圣真”,开篇即点出友人傅侍御的英勇形象,他远离家乡,驻守在遥远的海边,以生命捍卫国家安宁,其忠诚令人敬仰。接着,“曾乘金騕袅,旧识石麒麟”两句,运用典故,赞美傅侍御过去的英勇事迹和非凡成就,如同驾驭着金色的骏马,与石麒麟并肩作战,彰显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不凡的勇气。
“一疏披鳞甚,孤忠斩马新”进一步强调了傅侍御的忠诚与勇敢,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毫不动摇,如同披上鳞甲的勇士,斩断敌人的马首,展现出无畏的英雄气概。接下来,“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则描绘了傅侍御晚年的生活状态,虽被贬谪,但仍如海上的客人,随波逐流,但内心依然坚守着忠诚与正义。
“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运用象征手法,将傅侍御比作在风浪中屹立不倒的巨人,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能保持坚定的意志,如同生长在渤海之中的三珠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最后,“几年看代雁,每日食吴鳞”通过观察大雁的迁徙和食用吴地的鱼鳞,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傅侍御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对傅侍御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忠诚、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