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种树

昔人种树时,树小花未开。

今日花满树,别人看花来。

花开今几度,种树人何处。

把酒对花倾,问花花不应。

花开还又落,酒尽须更酌。

只换看花人,年年花自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名为《昔人种树》。诗中描绘了树木从幼小到繁花盛开的过程,以及时光流转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昔人种树时,树小花未开”,以“昔人”与“树小花未开”的对比,勾勒出树木成长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接着,“今日花满树,别人看花来”两句,通过“今日”与“别人”的转折,展现了树木从幼小到繁花盛开的转变,以及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同时也暗含了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更迭。

“花开今几度,种树人何处”两句,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与人生的生老病死相联系,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诗人借花开花落之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把酒对花倾,问花花不应”一句,通过诗人与花的对话,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人以酒为媒介,试图与花沟通,但花却无言以对,这既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是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反思。

最后,“花开还又落,酒尽须更酌。只换看花人,年年花自春”四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以花开落、酒尽再酌的循环过程,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社会的更迭与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自然界的生命力,而“看花人”则代表了不断更替的人类,表达了对生命永恒与人类短暂存在的辩证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哲思韵味。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季子延奴初学语见书帙在案时辄作嚅嚅唲唲声若解诵然以其不由教而能尔故喜而赋诗且以示浩使知有所警云

小儿不识无与之,摊书学诵能嚅唲。

他日贤否未可必,眼前便作聪明期。

人家爱儿如爱宝,不愿儿多愿儿好。

无儿所忧在未得,生得痴儿被儿恼。

我年日壮始得男,至今空年十二三。

纸笔不好懒无匹,正类豚犬令人惭。

阿奴碌碌已如彼,满谓兴宗当在此。

君不闻杜陵达道笑渊明,有子贤愚何足齿。

形式: 古风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两山出云气,众山自开晴。

游人看山来,浮舟绕山行。

舟行虽可意,未惬登览情。

舍舟入山去,山僧出相迎。

问予从何来,谓予欲何征。

殷勤待远客,茶香石泉清。

范卿文正孙,解后诘姓名。

自言在山住,欢爱如平生。

追陪极遐眺,高步凌云轻。

细路曲穿岭,旁出猿猱惊。

千里析秋毫,所向双眼明。

灵岩见孤塔,去鸟投天平。

风帆太湖口,烟火夫差城。

沧海东南流,青天西北倾。

后巘方献奇,前㟧巧已呈。

何当庐涧阿,听此潺湲声。

尘襟正披豁,落日催归程。

怅然别二子,私与烟霞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俞仲基

孔圣在陈日,行橐枵然空。

由也虽愠色,君子当固穷。

灵公问不答,一去难牢笼。

春秋明王道,周南存国风。

笔削示来世,斯文代天工。

及门三千徒,尽若麻中蓬。

其功过尧舜,万古谁能同。

吾生恨独晚,束脩谅难从。

私淑诵其书,拳拳仰仪容。

形式: 古风

樗散轩为戴彦文

椅桐可琴瑟,楩楠可梁栋。

斧斤日相寻,出类先自送。

问之胡为尔,不幸材有用。

膏以明受煎,象以齿唤痛。

我生本樗散,何必人器重。

规矩既弗就,绳墨谅难中。

雨露极滋长,土力暗培壅。

拥肿与拳曲,此意殆天纵。

其下根株连,其上枝叶蓊。

风过鸣笙竽,月明舞虬凤。

商丘暨栎社,气势相伯仲。

棼槐作奴视,庄椿等儿弄。

并移八千春,同一南柯梦。

扫壁醉留题,掀髯对樗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