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住栖贤口占

为爱匡庐僻,寻幽到峡桥。

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

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初住于栖贤时的隐逸生活与心境。首句“为爱匡庐僻”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选择了一个偏僻之地——匡庐,即庐山,作为修行之所。接着,“寻幽到峡桥”则展现了诗人深入探索自然之美的行动,通过“峡桥”这一地点,暗示了旅程的艰险与探索的执着。

“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山峦环绕,松树苍老,泉水在夜晚钟声的伴随下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的情景。中午以蒸藜为食,既温暖又简单;清晨则需远赴他处求取种子,以维持生计,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贫与自足。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赖。

最后,“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表达了诗人尚未完成居所的建造,以及在建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木铃的摇动,既是劳动的象征,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二首(其一)

此身原可厌,况复病相因。

出入难如意,辛勤徒累人。

形从衣里怯,山向窗中新。

情境何曾定,低头祇自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病二首(其二)

万缘教散去,一衲且相依。

身共水云淡,心随钟磬微。

未须分彼此,无复计从违。

语默二俱丧,人疑鲁祖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高泉感赋

意重难为继,恩深每易谖。

但知无限苦,只是不能言。

放辱非吾事,沉沦有母存。

一春风雨恶,愁倚杏花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栖贤山居十首(其一)

爱友寻山住,山深人未归。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

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