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贤山居十首(其一)

爱友寻山住,山深人未归。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

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栖贤山中居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物的情感世界。

首句“爱友寻山住”,点明了朋友对山的喜爱,选择在此居住,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接着“山深人未归”,描绘出山中环境的幽深,同时也暗示了朋友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及时返回,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不知”与“空见”形成反差,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通过“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流转。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景象,树木茂密,溪水潺潺,云雾缭绕,峰峦高耸,霜月微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则直接揭示了朋友在夜晚独自面对寒冷时的孤独感和生活细节,通过“松火怯”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山中夜晚的寒冷,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脆弱与坚强并存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贤山居十首(其二)

门前看五老,石上待三更。

望月不知处,沿溪每独行。

云开见雁影,泉远闻人声。

莫讶无相顾,高情感易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栖贤山居十首(其三)

潦倒一枝筇,逍遥十里松。

偶逢犊鼻叟,同听石溪钟。

骤雨不出谷,晴云隐乱峰。

忽然残照起,犹见金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栖贤山居十首(其四)

自笑吾生足,支藤上紫霄。

松门山日近,野火石云烧。

老母留芋供,邻僧隔水招。

一声樵笛响,催我下峰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栖贤山居十首(其五)

老病心逾澹,饥寒韵更偏。

独怜山月外,无计秋风前。

拾栗煨牛火,驱茅下麦田。

明朝重九日,容易度残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