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多令》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首句“紫燕啄檐牙”,紫燕在屋檐下啄食,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游丝袅落霞”,游动的蛛丝随风飘荡,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引入了季节更替的主题。
“科头立、独倚窗纱”描绘了一个独自站立于窗前的人物形象,头戴冠帽(科头)却独自一人,倚靠在窗纱旁,似乎在沉思或等待什么。这种孤独而又专注的状态,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深邃的情感色彩。
“底事今年无好兴,常闭户、日西斜。”表达了主人公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似乎在抱怨或自责为何今年没有以往的好心情,常常选择关门闭户,直到太阳西斜。这一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无奈。
“闲杀陌头花。空留金犊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陌头的花朵无人欣赏,金黄色的牛车(金犊车)空置一旁,象征着美好事物被忽视或浪费,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价值的思考。
最后,“哦嵋老、只在东家。识得嵇康真是懒,但携手、话桑麻。”以“哦嵋老”的故事作为结尾,暗喻主人公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借嵇康之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与人携手,谈论农事,体现了诗人向往简单、真实生活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理想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