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日同汪公干李季常邓君肃黄公补梁少仲林开先过小东林(其一)

隐树为莲座,鸣螺集梵筵。

不知成佛后,犹记下生年。

义岂因文字,心难灭世缘。

閒来林下坐,亦是小参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佛教场景。"隐树为莲座"形象地写出僧人在树林中以树荫为修行之地,如莲花般端坐,暗示出内心的清净与超然。"鸣螺集梵筵"则描绘了僧众聚集诵经的声音,犹如海螺声在佛堂回荡,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诗人进一步思考佛家的修行与轮回:“不知成佛后,犹记下生年”,表达对佛法究竟的理解,即使成佛,是否还会记得前世之事,流露出对生死轮回的哲思。"义岂因文字"强调佛法并非单纯依赖文字传授,而是需要亲身实践和体验,体现了佛教注重实修的特点。

最后两句"閒来林下坐,亦是小参禅",诗人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禅意,即使是闲暇时坐在林下,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体现了禅宗的日常生活化和随缘自在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禅修体验,展现出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浴佛日同汪公干李季常邓君肃黄公补梁少仲林开先过小东林(其二)

净业无多地,经禅只五君。

襟期同月朗,经卷借兰薰。

苏晋犹耽酒,周颙久绝荤。

纵然离世网,终未断知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端溪口

风烟犹故土,信宿亦长途。

水绕羚羊峡,山藏明月湖。

平沙渔火乱,远戍角声孤。

津吏休相问,沧波一钓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同梁思立邓君肃梁少仲林开先宿梅庵

名山宜结夏,亦自断尘情。

支竹同僧懒,煎茶爱水清。

石间移席坐,松下挟书行。

但惬浮生兴,无忧佛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聪上人

移住端溪寺,还因古佛缘。

梅花清倚阁,野水细通泉。

夜续传灯偈,贫资卖药钱。

壮游君不见,来此十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