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宵坐》由明代诗人张若羲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深邃的画面。
“明月当窗,清风入坐。” 开篇即以明月与清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月光如水般洒满房间,清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丝凉爽,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流萤点点,落星几个。”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飞舞的萤火虫和远处闪烁的星星,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美丽与神秘。萤火虫在空中跳跃,如同点点星光在黑暗中闪烁,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浮云顿开,虚空何大。” 此句则转而描写天空的广阔与云层的变幻。随着云层的突然散开,诗人不禁感叹于天空的浩瀚无垠,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象的敬畏之情。
“我于此间,遂不能卧。” 最后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以至于无法入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在这样的夜晚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的美丽画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