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一)

郑氏传家学,诗书不愧心。

佩刀知素业,左序况同襟。

但喜知难字,何能识至音。

小轩多暇日,为赋九州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郑氏家族传承着世代书香,读书写字从不愧对自己。
他们佩戴的佩刀象征着朴素的行业,左边排序更显同道之谊。
只因喜好学习生僻字,却难以领悟音乐的至高境界。
闲暇时坐在小轩,我为撰写天下九州的训诫而作诗。

注释

郑氏:指姓氏郑的家族。
传家学:家族世代相传的学习传统。
诗书:指诗词和书籍。
愧心:内心感到惭愧。
佩刀:象征着职业或身份的配饰。
素业:朴素的行业或职业。
左序:古代官职或地位的排列顺序。
同襟:志趣相投,情谊深厚。
难字:生僻或难懂的字。
至音:极高的音乐境界或美妙的音乐。
小轩:小型的书房或休息室。
暇日:闲暇的日子。
九州箴:泛指对全国的训诫或规劝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和国器喜以事业为怀二首(其一)》。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郑氏家族传承的诗书教育表示赞赏,认为他们以读书写字为荣,内心无愧。"佩刀知素业"一句,可能暗示郑氏家族不仅重视文采,还有武德,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左序况同襟"进一步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价值观。

诗人对于郑氏能够识字解难,理解深奥的学问感到欣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高雅艺术如音乐的理解可能不如对方深入。"何能识至音"流露出谦逊和对知识的敬仰。最后,诗人提到在闲暇时光,他会在小轩中为郑氏家族写下寓意深远的九州箴言,这既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创作的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表达了对知识与才艺的尊重,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绍兴次子所寄诗

连旬零雨暑犹强,未信人间八月凉。

瓮里曲生初泛蚁,壶中桂子并寻芳。

斑衣未遂兰玉集,吾子少留云水乡。

门户喜犹家法在,诗情辄莫似王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英上人见寄

华鲸吼雨晓声长,诗罢萧闲百步廊。

倚暖花梢清有思,傲霜菊蕊冷犹香。

好闲懒瓒聊煨芋,不病维摩尚倚床。

满眼云山应自足,笑渠门外马蹄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英书记二首(其二)

向来衰病倦年华,坐卧颓然静不哗。

只拟闲时忘往事,了无好语继馀霞。

屡哦物表云笺句,一扫空中睡眼花。

每到思丰如奉诲,结茅喜近梵王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英书记二首(其一)

本期雅奉水云心,况有伽陀冠二林。

海蚌得来珠莫剖,荆山凿处玉难寻。

翛翛真隐渐方丈,曳曳闲云渺故岑。

回首瑞峰空在望,只容俯首听挐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