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

王孙藻思锦绣纹,点染青山萦白云。

避雁霜高锦树出,射熊风劲角弓闻。

似是西原猎场下,公子翩翩齐骋马。

捷如流电气十倍,满弯明月神潇洒。

沙平草浅石径长,左驰右突不可当。

直前一发遂得隽,岂但百步能穿杨。

古来妙传誇绝艺,此幅摩挲今几世。

周诗蔼蔼歌梦祥,汉馆离离是何处。

蒲汀学士人中龙,勘画披图最有工。

致身本在霄汉上,雅兴时落山林中。

武功文事亦素具,细认丹青有奇趣。

尚父曾闻载后车,宣尼尚且供先簿。

试看更兆掌中珠,雄风骏骨头角殊。

他年隔座屏风里,唤取良工拓此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首句“王孙藻思锦绣纹”赞美画作技艺精湛,如同锦绣般华丽。接着,“点染青山萦白云”展现了画面的山水意境,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避雁霜高锦树出,射熊风劲角弓闻”通过细节描绘,刻画了猎手在寒霜中射杀熊的瞬间,弓箭声与猎物的动态相结合,充满力量感。诗人将画面比作“公子翩翩齐骋马”,形象地写出猎手的英姿飒爽。

“捷如流电气十倍,满弯明月神潇洒”运用比喻,形容射箭速度之快和技巧之高,犹如闪电,令人赞叹。接下来,诗人以“沙平草浅石径长,左驰右突不可当”描绘开阔的狩猎场地,强调猎手的勇猛无畏。

“直前一发遂得隽,岂但百步能穿杨”再次强调猎手的精准,不仅射程远,而且技艺超群。诗人接着追溯历史,赞誉画作的技艺传承自古代,如周诗中的吉祥梦境和汉馆的典故,赞美其艺术价值。

最后,诗人盛赞蒲汀学士的收藏眼光和绘画鉴定能力,并期待将来能在屏风背后欣赏到更多这样的佳作。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赵千里射熊图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宫北郭踏雪

前夜维扬玩寒月,今朝燕冀寒踏雪。

百年快事能几回,谁料兹行两奇绝。

漠漠郊原一掌平,纷纷珠贝缀难成。

玉堂瑶圃随行上,缟带银杯逐步生。

复有软舆和盖重,何似渔翁一蓑冻。

白马翩翩千里骄,红旗闪闪长亭送。

臂鹰走狗谁家儿,颇忆东原年少时。

双飞一箭穿云下,九尾千年匝地驰。

壮气老来馀白首,熊裘貂帽鹅黄酒。

扫竹寻梅何事无,柳絮梨花随处有。

东方又动朝日红,耀色流光四望通。

矮屋欲埋孤出栋,遥山先映最高峰。

试问天公资发育,前须巽二后滕六。

苍生赤腹望丰年,黄扉紫阁尤惊目。

谁持坚白攻异同,燮理调和唯至公。

不见狻猊巧抟换,消得东皇一夜风。

形式: 古风

文峰歌为郑正郎

云路东南永,闽关紫翠重。

蓬莱宫阙近,突兀见文峰。

文峰拔地几千尺,巨灵夜卓凌空碧。

特立疑从五老分,高标正傍三山出。

三山秀色钟异人,文峰先生尤绝伦。

身同砥柱障东海,力挽华岳开西秦。

二十明经取上第,六曹郎署称无二。

作雨为霖本有期,擎天捧日真能事。

当今好手张平山,写出巉岩水墨间。

美人被服何雅素,坐看白云相往还。

先生爱山兼爱画,风物江南两奇迈。

停骖驻节费追陪,高堂素壁时张挂。

旧家门巷对山居,共道相传百代馀。

开图宛见文峰面,若论连城玉不如。

形式: 古风

竹岩歌

君不见程公竹岩重新安,上有凤雏双羽翰,下有龙孙欲迸青琅玕。

嶙峋白璧连城价,摇动清风六月寒。

美人岁晚爱颜色,身踞虎豹凭阑干。

秖今仙游向湘浦,唯馀落月辉林峦。

调和六琯制大雅,镇压百里成伟观。

孟生泪尽不复茁,唐皇感之比二难。

江南程氏古司马,别有伊洛分派如波澜。

谁云今人不如昔,竹岩太中相应看。

仲氏外台握风纪,俨哉伯子和气端。

正公壁立几万仞,要比季子铁豸冠。

四时正气郁不改,东南秀色若可餐。

扫除炎热砺世钝,一为长歌天地宽。

呜呼竹岩不可见,见此孤标遗荫回风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西岩歌

君不见昆山产玉高嶙峋,当年一片称绝伦。

迩来几千载,元气酝藉含至淳。

乃有参天卓地壁立之西岩,窅窱洞府栖仙真。

春色桃花误流水,秋清桂树当月轮。

紫芝瑶草满下界,祥虹瑞霭往往早暮相鲜新。

箕山将让许,武陵聊避秦。

远观田变海,昔传岳降神。

自如先生古柱史,甲第华堂住其趾。

少年风彩真玉人,陆家兄弟安足齿。

满门忠孝世所希,江南数作鸣珂里。

状元宰相应黑头,季弟今为天下士。

大儿文学早作畿辅师,直言忠谏丹青里。

小儿颖异似杨修,已署门生拜天子。

有孙行年十六七,一举乡书众中起。

珊瑚与珠树,过眼纷可喜。

先生况是真仙才,酒尊常对昆山开。

消除日月归棋局,舒卷丝纶有钓台。

屦杖登山疾于驾,有时临海望蓬莱。

玉耶人耶两难辨,但见秋容秀色远与鸾鹤相徘徊。

五千道德閒常诵,三度蟠桃手自栽。

只今七十逢初度,刚是浮生第一回。

山中好风日,天末负趋陪。

短篇遥当长年颂,愿借澄湖作寿杯。

参天卓地之西岩,永与朱颜黑发相追随。

形式: 古风